客观日本

我的日本求学路(十一):入乡随俗,入门问讳

2022年01月21日 留学生活

上接 我的日本求学路(十):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要不要一起去散步?”

晚饭后,住在二楼的同学站在门口将身子探了进来。

正好闲来无事,加上室友一行四人便开启了家近边的“探索之旅”。走出门回望宿舍,十几个房间几乎没有亮灯的窗户。前辈们都去打工了,留下我们几个新生也只能出去走一走散散心了。

title

多年后回访,曾经的宿舍已经改建。但在我眼中依旧是那幢木制的二层小楼

四月中旬的傍晚还残存着一丝凉意。外面已然是万家灯火,穿着西服打着领带的上班族步履匆匆,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争分夺秒地往回赶,与闲庭信步的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离车站有些距离的缘由,住所的周围比较安静。没有太多的高层住宅,更多的是独院式住宅。在日本,这种房屋构造叫做一户建,以二层居多。临道而建,土地有限的就连院子也没有。所以很多人都会将一楼建成停车场。各家各户的门前摆放着见过的没见过的盆盆草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入户门的墙壁上都贴着姓名牌,写着这家主人的姓(注:因为日本是婚后随夫姓,所以一家人的姓氏是统一的)。刚到日本的时候,着实有些吃惊。这岂不是明摆着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在外了吗?在日本,无论是一户建还是住宅楼的住户,门口或者信箱上大都均贴有姓名牌。

据史料记载,姓名牌的做法是从明治四年开始的。始因当时的政府制定并颁布了《户籍法》,庶民也得到了拥有姓氏的权利。也是在这一年,邮政制度开始起航,为了方便信件的投递,姓名牌开始普及并延续至今。

不知走了多久,逛到了一幢公寓的楼下,楼前的空旷处放着一张沙发很是显眼。铁质的框架肉眼可见的结实,深蓝色的布罩并没有脏旧。仔细一看居然是可以折叠的沙发床。在靠背处贴着一张纸,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道:“如果需要请拿走”(日语:ご自由にお持ちください)。

虽然来到日本不足两个星期,但这个我们居然看懂了。瞬时间,四个人喜出望外。马上决定带它回家。

两前两后地抬着,然而敦实的铁架沙发床对于四个女生来讲,并不是一个轻松的重量。但喜出望外战胜了身体疲劳。歇歇停停也顺利回到了家。

这件家具被安排在了我和室友的房间,原因是我们的房间在一楼。从此四个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又多了一份舒适。回到家后我们还是久久不能平静,难以置信捡到这么好的家具。环顾四周,蜗舍荆扉中显得有些庞大。我们用消毒纸巾好好地擦拭了一番,心中充斥着小小的幸福感。

但凡来过日本的朋友都会异口同声夸赞日本街道的清洁度。众所周知,日本平地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30%,地少人多。一线城市更可谓寸土寸金。公寓与公寓的间距有的甚至不超过一米。人口密度如此之大但是街道为何会这么干净呢?而且马路上也少见垃圾箱。

日本的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很多幼儿园或者小学的郊游,需准备的携带物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就是“装垃圾的袋子”。平时生活中,在没有垃圾箱的情况下孩子们也是会把垃圾放进自己的口袋或者书包里,拿回家再扔掉。

如果说教育是原因之一,更加起作用的就是极其严格的垃圾分类以及回收制度了。

比如说我们捡到的那张沙发床。在日本,类似这种大型家具以及电器类的丢弃都是收费的。小到一个台灯或者电饭煲,大到家具床垫等等。价格也是根据种类和大小均不同。丢弃时需要提前申请。一般需在自己所居住的政府机关申请。可以打电话也可网上预约。现在很多的自治体政府官网都设有中文网页,政府大楼里的各个窗口也都有会中文的工作人员。日语不是很好也不必担心,可以随时去咨询。在网上申请时选择自己想要扔掉的物品,网站就会依据类别报价手续费。之后去便利店买相应价格的垃圾回收代金券(日语:有料粗大ごみ処理券)即可。

title

大件垃圾的回收手续费一览表(出自东京都港区政府官网)

但如果是年末大扫除或者搬家高峰期,很有可能要排到很晚。所以搬家前准备扔掉一些旧物品时务必要调整好自己的时间提前预约。在垃圾回收代金券上写好姓名后贴在相应物品上。然后在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早上将想要丢弃的物品放到指定的地点就可以了(一般都是自己住宅的门前或者公寓的入口处)。

title

东京都八王子市的两种大型垃圾处理券(照片:JST客观日本)

话说我们捡到的沙发床上除了那张纸条以外并未贴有任何的垃圾回收代金券以及标识。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放在路边或者家门口求带走的物件不在少数。物品也是多种多样。大到家具床具,小到杯子手套等等。如果没有人捡走,主人还得在回收大型垃圾之前购买垃圾回收处理券贴上,让市政收走。

为了省去每天上学坐地铁的月票钱,自己买了一辆小自行车。自以为打了如意算盘的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东京街头居然不可以随便停放自行车。本以为有了自行车我可以实现行动自由,未曾想每次为要找那为数不多的免费停车场而心力交瘁。有一天放学路过超市便进去买了点东西,前前后后应该不足半个小时,走出超市门口的瞬间就已经看见车把上有张鲜艳的粉红色纸条在迎风飘舞了。传闻中的自行车版的“违章警告单”。

title

各种各样的自行车违章停放警告单(出自东京都杉并区政府官网)

然而,侥幸并没有很多次。我的自行车在某一天里,消失了。同样是放在了车站的附近,特意放进了一个小胡同,但坐电车办完事归来发现已经不见了踪影。悻悻地回到宿舍有学姐跟我讲很有可能是被拖走了。原来,被贴“红牌警告”之后过了一定时间,如果车主还没有带自行车离开就会被拖走。果不其然,过了几天区里来了信,大概内容就是说我停放在了违章区域,政府依法将其拖走了。通知我如想领回需在30天内到指定地点认领。下面备注了缴费的价格为3000日元(现汇率折合人民币170元左右)。这个金额是根据各居住区域政府规定而不同的。普通自行车一般在2000~5000日元左右。

照着信件上的地址,来到了违规自行车放置场地。我操着不熟练的日语认错道歉交罚款。对方也是耐心地教育批评再叮嘱。

陌生的环境,就是在适应中成长,在经历中积累经验。

规章制度无疑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起居变得更加舒适。就比如丢弃垃圾,如果不设置有偿丢弃的制度,居住环境就会恶化。再比如自行车的违法停放,对于取缔自行车违章停放的制度,东京都内23个区的政府官网上,均有如下说法:“自行车是不分老幼为对象的既环保又健体的一种交通工具,但如果在车站等禁停区域随意放置的话,不仅给步行者带来不便,也会阻碍汽车等交通的顺畅,除此也会降低城市的美感,甚至从防灾的角度上考虑都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的确,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极多的国家。大城市人口密集,一旦发生地震、海啸等突发状况,没有一个畅通无阻的道路后果是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我自己也加强了注意。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入学以后,教务处的老师每次开会都要反反复复提醒我们要遵纪守法,脚踏实地,给我们讲日语里也有“入乡随俗”这句话。想要快速地适应这个国度,就要尊重其文化,遵守其制度。

现在回想,很是感谢。一群十几岁初出茅庐的留学生。羽翼尚未丰满,社会经验也不成熟,处在一个人生观与价值观均没有具象化的年龄段。比起自己一个一个地去碰壁然后再从中领会,老师的苦口婆心未尝不是一种捷径。(未完待续)

供稿:安宁
编辑修改: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