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留日体验分享会】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2019年11月15日 留学生活

素有中国留学“晴雨表”的中国国际教育展(CEE)在巡回北京、广州、成都后,于日前在上海圆满落下帷幕。迄今为止,教育展已走过近20载。据主办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统计,今年的教育展共有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所海外院校参展。

作为本届教育展,也是亚洲首个主宾国(注)的日本展团,今年更是亮点纷呈。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率日本国家展团参展,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广岛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近40所知名院校亮相本届教育展。

JASSO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在日外国留学生总人数已超过29万人。其中中国学生为114,950人,占到近40%。这其中约75%就读日本高等教育机构。中国学生仍然是赴日留学的最大的群体。其中以平成30年间,即从1989年到2019年,人数增长最快。中国人留学日本业已跨越了两代人。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在中国国际教育展上海站上还举办了一场题为:“走过平成,跨越两代,留日学子共话30年东瀛峥嵘岁月”的大型留日校友主题分享会,获得众多注目。主题分享会的五位嘉宾张进、陶艳、穆旭明、张照旭、张聪均有过日本留学经历,在分享会上,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共同回顾了在平成年间在日本的留学岁月。分享会由知名日本留学问题专家陈小牧主持。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分享会现场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陈小牧主持分享会

陈小牧: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平成30年间留学日本,现在活跃在各业界的学长。今天参与分享的学长,从留学地域方面讲,很具有代表性,从北到南。有北海道、关东、关西,而我本人是在九州留学的。

从年龄结构来看,30年正好两代留学生。我周围有很多父辈留学日本,现在是子女留学日本。今天现场的5位嘉宾中,张进、陶艳、穆旭明三位学长是10万留学生计划期间去日本留学的;而张照旭,张聪两位则是30万留学计划期间去日本的。

我们先请1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期间留日的三位学长:张进、陶艳、穆旭明分享。

当时中日两国经济差距比较大,三位学长能否描述一下当时日本的留学环境,有哪些方面对你触动比较大?对于这种落差,最终你们是如何调整的?

张进:我是1988年10月去日本,当时很幸运拿的是日本文部省奖学金。之前因为工作关系出差去过三次。有个电影《上海人在东京》。我留学的地方筑波大学在茨城县,离东京80公里。每次去东京,从山手线车站都能听到上海话,说明当时有许多上海人去东京留学,他们比较多的是在语言学校上学。

我进入筑波大学,当时给我的刺激主要有两个,我用两个日语单词来表述:一个是“ゼミナール”。在我在中国读大学的时候,没有这种讨论式上课形式。后来我适应了,觉得这个教学方法很好。第二个就是“コンパ”,译成中文叫“联谊会”,就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一种聚会。这是一个很好了解日本、社会、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聚会形式。还有就是付钱的方式,在日本都是AA制,但也不是完全平均分配,而是教授出最多,副教授次之,主要按照社会地位与身份付钱的。

一个聚会,最主要的是一个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过程。回国了后,我因为工作关系去日本的机会很多,因为在大学留过学,也认识了许多老师和同学。尤其是在关东地区,我要去学校找一个以前大学毕业的同学,或者一个毕业的学长都很容易。他们听到我这样一个后辈来了,也都很愿意帮忙,可以说“联谊会”发挥了很大作用。

陶艳:在去日本之前,我是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当时是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踏上了日本留学之旅的。到了那儿之后,差不多半年,我都是用英语来做交流的。我留学的北海道大学,有留学生会、留学生中心,里边的许多学长会对留学生的生活中给予一些指导,包括一些日语教程。北海道大学所在的札幌市,还有一些国际交流的窗口,他们会安排一些志愿者来辅导在日本的留学生和外国人的日语。其实我的日语,是志愿者教会的。

另外,我所在的研究室有很大一片地,我是学农业的。在这片地我们可以种植在北海道特别好吃的土豆、洋葱、胡萝卜……自己想吃什么就种什么。

指导我的日本教授人很好!甚至为我们做饭。我们研究室也是其乐融融,每天还有下午茶分享等。我的很多日本料理都是我的教授教给我的,这也是我觉得特别幸运之处。

穆旭明:我是2000年去的日本。我的日语是自学的,和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一样,他们去日本多半是因为喜欢日本动漫。说实话我是真的对语言感兴趣。当初,我对日语里那么多汉字很感兴趣。除英语之外,我想学一门语言,自学了几年后,1999年我通过了1级,于是2000年我就去了日本。去了日本以后,感触颇深的一点就是,当时的日本的发达。我是上海人,那时上海地铁1号线刚造好运营不久,2号线还没有造好。但是我去日本的时候,日本的地铁已很发达,像蜘蛛网一样,我当时真的特别吃惊:怎么这么先进啊!

我刚到日本时,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更没有微信,与国内父母的沟通只能通过写信(国际电话太贵)。我去邮局买邮票,准备给家里寄信。他们服务非常到位,我只是个普通的留学生而已。当我选好了邮票,需要剪刀浆糊,他们就把剪刀两手递给我,我注意到剪刀尖是对着他们自己的:请用吧!我当时很诧异:日本的服务真是到位!

语言方面,当时我留学在大阪。我在酒店打工,做服务员。他们说关西方言。有一次,他们告诉说:“あの台車、なおしてください(把这个小车放回原处),我当时还听不懂,那个词不是“修理”吗?后来当地人解释给我听。这就是语言上的一个差异,后来我很细心的跟着他们学习关西方言,也学了很多敬语。这段经历对我触动很大。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分享会现场

陈小牧:感谢各位学长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进入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虽然计划达成年是2020年。但从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应该没有悬念。与10万留学生计划不同,30万留学生计划,日本接收宗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重视量到重视质。一句话,希望接收优秀外国留学生,保证高校生源,背景主要是日本本国的少子化、高龄化。中国也刚好是自费出国留学大发展时期,学生留学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

下面我们请两位比较年轻的学长张照旭和张聪来分享,他们是在日本30万留学生接收计划期间去日本留学的。我的问题是: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21世纪50年30人诺贝尔奖计划”,今年10月9日,日本的吉野彰先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也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日本获得的第19个诺贝尔奖。平均一年一个。让国人唏嘘不已。

两位能否分享一下日本教育和科研环境,你认为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张照旭:我认为是“宽容”的研究环境,让他们获得了那么多的诺贝尔奖。走到日本可以感受到日本的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现在日本在推进一个《全球顶尖大学计划》,类似我们中国的“双一流”计划。他们现在大力吸收外国留学生和高端劳动力,所以留学日本的环境是非常好的。

日本的教育非常人性化,教授在生活上也非常关心我们。比如他们经常与我们一起打棒球。尽管如此,学习方面对学生要求非常严。做事有板有眼。管理有条不紊。生活的关注,还会关心运动以及日常,但是他们对待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学习上不能马虎。做事认真,有板有眼。

日本对留学生的待遇很好,有许多学费减免,有些留学生甚至是不用交学费的。

教授的指导也非常好,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他们也会传授好的工作态度。无论多晚发作业,教授都会热情地回复。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笔者(左3)与分享嘉宾:左起 穆旭明、陶艳、张进、张聪、张照旭

张聪:我认为去日本留学首先是要有自信。你出去后发现有时候与你竞争的却是中国人。比如与我一起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的学生,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还是很优秀的。

另外就是语言问题。不仅仅是开拓了视野,对你的人生厚度都起到作用。文化碰撞会带来深层思索。

最后就是日本的国民性,日本人似乎每时每刻,都在恪守“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包括在家里,夫妻之间,母子之间。他们的独立性我认为更接近西方理念。比如我的日本同学,他的学费都是自己助学贷款交纳的,其实他家条件还是蛮好的。就是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这点非常好。自己18岁以后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日本的教授非常平易近人,他没有架子,哪怕你与他的观点不同也没关系。我想这应该是日本频繁获得诺贝尔奖不可或缺的原因之一吧!

陈小牧:感谢张照旭和张聪两位学长的分享。我在这方面也有同感:之前也采访过多位在日中国留学生,他们也曾提及日本学术氛围的宽松及教授的宽容。有同学曾告诉我:当他问导师,科研最终要达到哪一步?教授的回答是:你想让自己的研究达到哪一步,你便按此努力就行,教授不会刻意去为学生设定目标。

在留学选择日趋多元的时代,留学背景、留学群体都正在发生变化,在各位看来现在日本留学对中国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有哪些?

张进:虽然现在与张之洞那个年代不同了,但三点日本留学优势仍然适用。但是,还要加上我自己感觉到的两点:一是,现在中日关系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通俗讲是“暖和”了很多。前几天,我刚从日本回来,正赶上新天皇登基,我有幸赶上两次天皇登基。另一次是1989年,平成元年。

二是,日本高龄少子化,大学需要留学生。日本学校整体的水平还是很高的,否者也不可能进入本世纪后拿了19个诺贝尔奖。日本近800所大学,不到100所国立大学,接近100所公立大学(相当于我们的地方大学)和600多所私立大学。大学很希望能够招收更多的留学生去日本留学。不论对他们还是对我们中国学生,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另外一点,许多读国公立大学的留学生在日本没付过学费,私立大学对留学生学费也减免很多。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分享会现场,左起笔者、穆旭明、陶艳、张进、张聪、张照旭

陶艳:我从一个母亲的角度谈一下我的看法,我有一个读高中的孩子,将来也有送去日本留学的打算。我们在家里也曾探讨过日本留学吸引人的地方。当时我先生开玩笑地说:让他去日本打工赚钱。打工,其实是对一个人生活能力的锻炼和自我价值认识的过程。我们在日本留学时都打过工。还有就是能够借此体验日本文化。日本又很安全,我认为在勤工俭学仍不失为现在日本留学的一个优势。

穆旭明:很多学生去日本留学,可能是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个人认为,除了学业之外,需要学一些人文的东西,这个比较重要。毕竟日本与中国还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日本喜欢吸收外国的文化,再微妙地进行调整,然后把它变成本国文化的一部分。留学生可以客观去感受一下日本和中国。除此以外,语言之外的细节,如果留学生能够体验到,对人生则具有宝贵意义。

陈小牧:旭明学长在日本待的时间比较长,前后15年,应该是我们今天分享嘉宾中,在日本待的年头最长的一位,我听到有一种说法:在日本越待时间长,对日本印象越好,是这样吗?

穆旭明:我在日本待了15年,日本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这样看待留学:如果你能够在那里生活,你会真正理解它的涵义。比如日本茶道。没有留学经历的人,可能仅仅是学了一个词汇、一种形式而已。而对于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可能会有一份真正的感触。

张照旭:去日本留学现在的优势,我认为有两点:一是经济实惠。二是,日本大学整体还是不错的,选择日本大学我认为不能单纯地看日本大学的排名,他们有许多好的大学。可能由于国际化程度不高,排名受到影响,但大学的科研实力还是比较强的,不论是传统工科、生命与医学、还是最近新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日本的教授善于指导比较注重师承,知识的传承也是比较强的。

张聪:去日本优势,我认为可以增加对应试教育以外的西方文化理解。举个例子,中国孩子学习压力还是蛮大的,每周要上培训班。日本其实也有补习班。但我注意到,我的日本同学,他们学习不错的同时,每个人都有特长。有个同学 ,网球打得非常好,甚至闯进全国大学生比赛前三名。

这让我常常惊叹:他们为什么把学习做得很好的同时,还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那么的极致!

其次,我们出去留学后,对人生会有这样的解读:就是我们的人生不要设限。我有一个同学,他之前本科学哲学专业,研究生跨到了计算机专业,通过自身努力,最终也被教授接纳,所以在日本的可能性非常大。

陈小牧:刚刚五位学长都谈了各自认为的日本留学新优势。最后能否请各位学长给有在场的未来有日本留学意向的年轻学子一点建议。

张聪:放宽心去就好。我之前学英语,不会日语,更没想过之后会去日本,但去了之后感觉很棒。第一是地理位置很近。两个多小时,父母想孩子甚至周末都可以去。第二是很安全,能看到发达国家的样子。

张照旭:分享两点:一是世界很大,希望大家走出去看看。二是大家都很年轻,不要蹉跎青春。

穆旭明:我个人觉得出国留学,同学们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不要为难自己。学习之外,多体验、多生活、多感受“异文化”,不要怕麻烦,这不是麻烦,这都是学习。

陶艳:我从一个妈妈的角度谈两点:一是在学业之余多亲近大自然,多锻炼身体。在异国他乡,生病了爸爸妈妈也会担心的。二是学习之余,跟你的爸爸妈妈学几个拿手好菜,而且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学会包饺子的话,一定会成为学生中的人气王。

张进:自己会烧菜更好。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日本联谊会,形式很多,有老师的、也有外国留学生的。我留学时,有一次,是各国学生做拿手好菜。泰国学生拿出的是冬阴功汤,韩国学生是泡菜,我想了半天,最终拿了两样东西:榨菜和皮蛋。日本虽然有中华料理,但相对品种较少:不过是麻婆豆腐、青椒肉丝、咕咾肉。另外我想补充一点,现在中国高考,外语科目选择日语的学生越来越多。据说在2018年时中国达到了约2.3万人。以前高考虽然也能够选日语,但所能选择的专业很少,现在可选的专业变得越来越丰富。最后,是去日本留学的话,日语学习的同时,要把英语学学好,英语底子越好底气就越足。

陈小牧:谢谢大家的精彩分享。今天参与分享的几位嘉宾,从表面上看,大家虽然年龄结构、留学时间、大学、专业、经历、毕业时间等各不相同,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但正是因为与日本的缘分,让我们坐在了这里,进而串起平成30年共同的留学记忆。希望嘉宾的分享能够给在座的各位朋友带来启迪和帮助。更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共话“令和时代”的留学故事。谢谢大家!

留日体验分享会 两代学子共话30年东瀛岁月

参加分享会的观众

【注】主宾国机制:从2004年开始,中国国际教育展(CEE)设立主宾国机制。即在当年度展会上,以指定的某个国家(尤其是文化)为主题进行宣传。在过去20年,CEE前前后后共有11个国家当选为主宾国。今年日本成为CEE史上第12个主宾国展团,也是亚洲第一个主宾国。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组织的日本国家展团,已连续16年组织国家展团参展。

陈小牧——知名日本留学问题专家。专注日本教育及留学研究19年。日本政府(文部省)国费奖学金获得者。主要著书有《日本留学之味——日本名校50学子访谈录》。

张进——1988-1990留学日本,曾就读筑波大学。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正处级调研员,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特聘顾问。

陶艳——1999-2006年留学日本,曾就读北海道大学。从银行客户经理到支行长,13年金融业从业经验。2019年全新出发,回归农业。

穆旭明——2000-2015年留学日本,曾就读关西大学。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中部日语教师、同传译员。已出版《孩子的心灵-儿童心理分析案例》等多部译作。

张照旭——2009-2014年留学日本,曾就读冈山大学。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6篇。

张聪——2010-2014年留学日本,曾就读京都大学。回国后进入管理咨询行业参与公司并购等项目。现就职于互联网保险行业。

供稿:陈小牧
照片:陈小牧、欧阳荣德、张进、陶艳、穆旭明、张照旭、张聪等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