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的“中华料理”与“中国料理”

2018年08月30日 衣食住行
日本的中华料理与中国料理

日本的中餐,分 “中华料理”和 “中国料理”两种。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其中却有不小的区别。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餐在世界遍地开花,颇负盛名,征服了天南海北食客们的味蕾。在日本,中餐店更是随处可见,大家有没有在日本尝试过中国菜呢?

日本的中餐店分为两种,一种叫“中华料理”,一种叫“中国料理”。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在菜品、价格、餐厅的档次和气氛环境上有着很大差别。前者,也就是“中华料理”的餐馆一般提供天津饭呀干烧虾仁呀等适合日本大众口味的日本中式家常菜,价格经济实惠,多由日本人或是老华侨经营,店面以质朴狭小的居多,并且在街头随处可见;而后者,即写着“中国料理“的中餐店,老板和厨师很多都是中国人,一般不会为迎合日本人的口味而特意去改变传统味道,提供地地道道的中国菜,比如鱼翅、北京烤鸭等,价格自然也比较贵,属于高级餐馆,店内布置也颇有中国风格,有些还给人以富丽堂皇之感。因而,对于一般的普通日本百姓来说,他们更熟悉的是“中华料理”,提到中餐,往往脑袋里浮现的也是经济实惠的日本化的中餐。

日本中国料理饭店里的中餐菜品

日本“中国料理”饭店里的中餐菜品

中餐在日本一般认为是在江户时代最先传入长崎的。最初主要是以点心为主的“卓子料理”。之后在定居长崎的华侨们的推广下得到普及,而且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而作了种种改变。慢慢地,在京都大阪东京等城市也得到普及。到了大正昭和时期,“中华料理”作为大众菜肴开始流行。

日本人最喜欢吃的拉面其实也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记载中称,明朝遗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条来款待日本江户时代水户藩的领主德川光国。明治时代,日本人在中国面的基础上,为迎合一般百姓的口味,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创新,逐渐形成为现今风味独特的一种日本大众面食,也成为了每位中国游客到日本必去品尝的日本美食之一。

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食物是饺子。据说日本人最早吃到中国的饺子是在江户时代,但那时还是百姓可望不可及的食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在一般民众中得到普及。由于战败后的日本兵士回国以后失去了工作,走投无路之下,就把在中国学到的做饺子的手艺用上,开起了中华料理店,让一般的老百姓也吃上了饺子。日本的饺子皮薄,注重饺子馅;而中国的饺子皮厚,不仅讲究饺子馅,中国人还非常在意饺子皮是否劲道。在对饺子的认知上,中日两国之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在中国,饺子是作为主食食用的;而对日本人来说,饺子是一道菜,在日本的中华料理餐馆里,你常常能看到日本人饺子配米饭吃的奇异光景,让中国人大跌眼镜。另外,在日本说到饺子,一般指的是煎饺,而且饺子馅里还喜欢放大蒜,把蒜剁碎放在里面。而在中国说到饺子,大家往往联想到的都是水饺吧,大蒜则是放在蘸汁调料里的。有意思吧!

日本还有许多中国人没有听说过的中国饭菜,比如天津饭。提到天津饭,大概很多喜欢动漫的朋友会想到“七龙珠”,是的!那里面的名字就是来源于此。日本的“天津饭”,是将鸡蛋和水、虾仁、蟹肉、葱花、香菇等配料搅拌在一起,煎出一张松软的芙蓉蛋,然后盖在米饭上。其实在天津根本没有这道菜,它不过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华料理”而已,因为符合了喜欢吃鸡蛋的日本人的口味而大受欢迎。另外还有一种叫“辣酱炒虾仁”的菜,它是四川出身的日本著名中餐厨师陈建民在川菜干烧虾仁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人的口味 “再创作”而成的一道中式日本名菜。由于日本人不习惯豆瓣酱,因而在调味时添加了番茄酱和蛋黄,以此来调和辣味。日本的“中华料理”普遍味重又偏甜,麻婆豆腐也同样因为口味问题而改用日本山椒来代替花椒,和四川正宗的麻婆豆腐比起来,少了一份辛辣的刺激,更易于被日本人接受。

所以,概括地来说,在日本,相对于正宗地道的高级中餐“中国料理”,“中华料理”指的是已经本土化的、迎合了日本人口味的大众菜。当你去日本旅游时,不妨找一家“中华料理”小饭馆,去尝一尝那里的日本味儿中餐,比较一下“中华料理”的味道和我们的中餐到底有哪些不同,这一定也是个不错的外国文化体验吧。

撰文:张梦恬(日本大学法学部)
标题图片:日本的“中华料理”店中常见的饺子套餐(pixta)

本文转载自日本网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