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穿越古老的东京(上)

2014年06月05日 衣食住行

位于东京都立小金井公园的“江户东京建筑园”,已复原了很多江户(东京)地区的历史性建筑物。请看本栏记者采写的报道。

在16世纪以前,京都和大阪等西日本都市是日本的政治、经济中心。到1603年,德川家康(1543-1616)在江户,即现在的东京,开创了幕府政权,之后江户作为日本的中心城市发展起来。据说19世纪时江户人口超过了100万人,比当时的巴黎和伦敦还要多。1868年明治维新后,江户改名为东京,日本开始步入近代化的历程。同时,在东京诞生了新文化和新技术,吸引了更多人的到来。今天的东京有居住人口1,300万人,是世界屈指可数的大都市。

虽然江户(东京)拥有400多年历史,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建筑物,包括江户时代(1603-1867)的在内,保留至今的并不多。其原因之一是日本的传统建筑是木造的,抗火灾能力差。江户时代,江户多次遭受火灾。进入近代,因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二战中的空袭,很多建筑物也被烧毁。自二战后的高速成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变动,古建筑接连不断地被拆毁。

如上所述,东京二战前的建筑物不断遭受毁坏。为移建、复原、保存、展示那些不能进行原地保存的、文化价值较高的历史建筑物,1993年,在东京都立小金井公园内劈地建设了“江户东京建筑园”。约80公顷的小金井公园以赏樱的景点而闻名。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樱花时节,赏樱的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位于园内一角的江户东京建筑园,面积约为7公顷。绿荫簇拥的园内共有30栋复原的历史性建筑物。园中现有的建筑物,除了曾建于九州鹿儿岛县奄美大岛的1栋外,其余全部建在江户(东京)。建筑物的大部分是在原地拆除,经过分类整理后,再移建到江户东京建筑园。在移建时,最大限度地使用原建筑物所使用的木材、玻璃等。

春天樱花时节的宾客中心(“光华殿”)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春天樱花时节的宾客中心(“光华殿”)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旧高桥是清邸宅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旧高桥是清邸宅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江户(东京)的历史性建筑物

园区分为“中区”、“西区”和“东区”。中区内设有来园者出入口的“宾客中心”、博物馆购物店、咖啡厅及图书角。其中,宾客中心是由原来的“光华殿”改修而成。光华殿是1940年为了庆祝在千代区皇居前广场举行的自初代天皇即位2600周年纪念典礼建设的礼殿。在典礼结束后的1941年被移建到现地,并命名为光华殿。

中区还有一座传统的日本式房屋“高桥是清宅”。高桥是清(1854-1936)是日本政治家,历任首相和大藏大臣等。高桥是清宅邸原建在港区赤坂,移建的是宅邸主屋部分。高桥任大藏大臣时,因缩减军事预算而招致军部的反感,在1936年发生的军人反叛未遂二•二六事件中,被青年军官暗杀于该邸宅2楼的卧室兼书房中。因高桥是清宅邸对外开放,所以2楼的房间也可以参观。虽然房间里看不见血迹和弹痕等,但或许能感受到事件当时的氛围吧。

西区展示着江户时代农家,以及明治时代和大正时代建造的近代样式的住宅。其中,江户时代中期所建的“纲岛家”是茅草顶的农家。在室内的地炉(为供暖和做饭的场所)旁,既可以看到志愿者们生火的样子,还可以听他们叙说昔日农家生活的事情(地炉的烟熏黑了屋顶,据说可以防虫)。在纲岛家,研究员和志愿者每年都举办当时农家的各种例行仪式和活动。例如,2月份有名为“节分”的活动,大家撒豆子以驱邪,来祈求一年无病无灾。

西区的“Georg de Lalande宅”,自前年4月开始对外开放,是园中最新复原的建筑物。Georg de Lalande宅原建于新宿区,原是一座木结构西式平房。1910年左右德国建筑家Georg de Lalande将其改建为3层楼的住宅。Georg de Lalande1903年来日,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设计了住宅、写字楼等大量建筑物。Georg de Lalande宅邸中有食堂、起居室、和室等共计14间房间,在这里和妻子、4个女儿、1个儿子,共7人一起生活过。

1914年Georg de Lalande死后,住宅的主人换过数次。1956年,乳酸菌饮料“可尔必思”的创始人三岛海云在此落户。三岛氏死后,作为三岛食品工业的办事处一直使用到1999年。

复原的住宅为Georg de Lalande居住时的结构,室内也以现存的旧照片等为基础,配置有吊灯、餐桌、床等。Georg de Lalande宅邸的1层现为咖啡厅,游人可以在20世纪初的氛围中品味咖啡、德国啤酒、糕点、咖喱饭等。

江户时代中期建造的“纲岛家”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江户时代中期建造的“纲岛家”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志愿者在“纲岛家”的地炉生火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志愿者在“纲岛家”的地炉生火 (江户东京建筑园 提供)

文/泽地治(日本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