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企在中国】日式介护在中国为何发展迟缓?

2018年06月12日 在华日企

有关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一直被称作“未富先老”,特别是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未富先老”的速度非常惊人。根据中国人口信息中心的统计,中国65岁以上人口在2030年将达到2亿4,000万,2040年达到3亿2,400万,2050年达到3亿3,200万,到那时,中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老人国”。尤其是,目前中国的失能老年人推测已达到近4,0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日本的6倍以上,随着时间推移,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针对这一严峻现实,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3年颁布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的参与,也允许外资企业单独设立养老服务设施。2016年,中国政府决定在15个城市推广实验性质的长期介护保险制度,先行先试,为在全国的全面实施做准备。

【日企在中国】日式介护在中国为何发展迟缓?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5发布的北京市和上海市65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分布情况)

和中国不同,日式养老服务的特点,是主要聚焦于失能老人的需求,目的是保证失能老人也能有尊严地生活,并减轻个人和家庭的负担。在日本被称作“介护”的服务,介于照顾和治疗之间,是指以照顾失能老人日常起居为主、提供康复治疗和帮助的一种服务。日式介护的最大特色,是制定细致的“介护计划”、以及提供“认知症介护(失智在日本称作“认知症”)”和“自立支援”等服务。其中的“认知症介护”,有日本专家指出中国起码比日本落后了30年,在日本,认知症患者可以在家里和附近的介护日托所(デーケアセンター)一边接受介护、一边正常生活,这在中国很难想象。

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日式介护服务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从业界最大的日医学馆到许多中小企业,来中国尝试开拓市场的不少,但是做到了盈利的微乎其微。有一家日企在中国开办了介护老人院,经过4年后入住率终于达到80%,而通常情况下,一家老人院开业2年后入住率低于90%,经营就很难维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式介护举步维艰的呢?

首先是保险制度的巨大差异。日本有很完善的介护保险制度,简单来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参加保险。日本把参加老年介护保险的分为两类:65岁以上为1号保险者,40~64岁为2号保险者。大约80%的1号保险者的保费按照与收入相对应的金额自动从年金中扣除,2号保险者的保费则按照收入级别以及地区不同和医疗保险费一起缴纳。

2.按照统一标准,由专业的介护机构和专家认定保险者的介护等级,并且半年更新一次。

3.按照精细定制的介护计划提供服务,原则上个人负担10%,余下的90%由介护保险和政府财政各负担50%。

日本也是在2000年正式实施介护保险制度后,老龄市场才步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日式介护是以保险制度为依托的一个系统工程,提供介护设施、居家访问介护、介护人才培养、销售福祉用具、介护咨询5个方面的服务,并且根据需求不断推进服务的公平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然而,中国目前仍然缺乏介护保险,这是日式介护难以在中国推广的最根本原因。

其次,是中日习惯和文化的差异。比如,日本的介护服务所推行的“自立支援”,着眼于最大限度地维持失能老人残存的身体功能,所以把吃饭和如厕这类日常生活也视为康复理疗的一部分,主张老人在专业帮助下尽量自己去完成,从而延缓身体功能的衰退。但是中国的习惯,是认为既然花钱送进了养老设施,就应该对老人提供全面照顾,家属方面往往也对养老院提出各种要求,加上来访频繁,日式养老院要贯彻“自立支援”会碰到很多阻碍,效果也难以体现。

由于同样的原因,日式介护在中国富裕阶层当中也水土不服。和日本人不同,中国的富裕阶层对于养老设施硬件的要求很高,喜欢豪华气派的中国富人去日本参观高级老人院,从建筑到内部装修,普遍的观后感是“非常朴素,缺乏高级感!”。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得国内走豪华路线的养老院能够先声夺人,以雄厚的资金做后盾,夺去了这部分高端消费者,目前被国内业界树立为成功案例的养老院,经营者都是国内实力雄厚的寿险公司。

【日企在中国】日式介护在中国为何发展迟缓?

(华东地区某家日资介护养老院的内部装修展示,在细节上尽量考虑到中国老年热的习惯。照片来自网络)

另外,中国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才,在专业性和意识方面与日本的差距也很大。笔者以前去拜访过一家日式介护养老院,日方总经理表示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员工教育。在日本的护工人员一般都是职高或者大学毕业,而在中国,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多来自农村,尽管公司花了很大力气提供内部培训,但是,不少接受培训的员工由于教育水平有限,连笔记都不会记。此外,由于保险制度缺位,出于成本考虑,在中国一个护理人员要照顾的人数是日本的2到3倍,这些差距,都成为限制日式介护在中国落地和推广的瓶颈。

日式介护服务的另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各种介护用具,例如轮椅、介护用病床、步行辅助器等等,通过专业指导帮助失能老人维持日常生活和残存的体能,并减轻介护员的工作强度。据统计,美日等先进国家在市场流通的护理用具约有3万多种,但是中国目前仅有1800多种,按说市场拓展空间非常大,然而,在这一领域日本企业同样遇到了难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来自于中国的安全标准管理制度。由于中日两国不存在安全标准互认制度,在日本国内取得了安全认可的介护用具要在中国销售,必须重新在中国“过关”。介护用具在日本不属于医疗器械,按照日本的安全要求取得“福祉用具JIS标志”即可,但是在中国,不论进口或者在当地生产,进入市场前都要通过要求更高的医疗器械类的认定。比如,手动轮椅属于医疗器械第一类、电动轮椅属于医疗器械第二类,都需要按照要求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登记或者取得许可证书。并且,一旦追加了新功能或者采用了新技术,必须重新申请,如果还需要临床试验的也必须重新通过审查,这些都意味着时间与资金的巨大投入,结果自然是更高的售价。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产品基本都不属于医疗保险或商业保险的范围,消费者需要自掏腰包,造成它们往往成为网页或商店橱窗里的摆设!

【日企在中国】日式介护在中国为何发展迟缓?

(日本福祉用具生活支援用具协会2015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企在海外开拓介护用具市场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前三位依次是“销售渠道、结算方法”“安全标准”“法规制度、补助制度”。)

然而,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民政部发布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3)”指出,中国老龄市场会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2010~2020年是成长期,2021~2030年将进入高度成长期,到那时,中国经济将进入第14、15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预计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的水平,人均GDP达到13,000~16,000美金的水平。有个说法,说是当马云他们那一带人也需要养老介护时,中国养老市场将成为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市场。的确,新中国后诞生的60后,有点类似于日本战后的“团块世代”,人口多、消费能力强、观念先进,他们将首先支撑起未来中国养老市场的消费。到那时,中国的养老护理保险制度等也逐渐完善起来,介护的理念也应该得到了普及,现在在艰苦的尝试中积极布局中国的企业,将终于修成正果,迎来养老市场的红利!而最重要的是,当养老市场逐步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时,更多的中国老人才能过上有尊严、有保障的老后生活。

(部分信息参考了日本大和总研的调查报告)

供稿 王淅(JETRO 上海)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