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支持大隅先生的得意弟子水岛先生 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这一伟大业绩做出了贡献

2016年12月05日 生物医药

刊载日期∶2016年10月5日

16_1205_2_1.jpg

大隅良典先生(照片由汤森路透社提供)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荣誉教授-大隅良典(Ohsumi Yoshinori),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阐明了生物为了维持生命的基础现象,由此荣获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日本人连续三年获奖,包括自然科学系三个奖项的获奖人数巳达到了25人。这是继1949年获得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1987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利根川进(Tonegawa Susumu)之后实现单独获奖壮举的第3人。大隅先生阐明了细胞自身可以分解不需要的蛋白质,并作为营养源来进行再生的“自噬”(自噬作用)的机理。大隅先生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其伟大的成就,与他一直坚持专心致志的研究是分不开的。

在此项研究得到很大步进展的1990年代后期,支持大偶先生的是他的得意弟子—东京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教授水岛升(Mizushima Noboru) 先生,现年50岁。当大隅先生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时,也有人说道“水岛先生可能成为共同获奖者”。在大偶先生获奖确定的10月3日晚,水岛先生坦率地为恩师获得此荣誉而高兴,并向赶到东京大学研究室的记者团说:“其中有我的贡献,我也非常高兴”。在此祝福他们两位共同的努力而获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

1988年大隅先生成为了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的副教授,首次拥有了一间小实验室。据说他每天都过着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研究生活,突然发现酵母的不可思议的活动。成为自己研究生涯中发现“自噬”现象的一刻。关于自噬的大致概念自从1960年代开始就被提出,但是不清楚具体内容。虽然大多数研究者并不太关心“自噬”现象,但是大隅先生在1976年在美国留学期间就开始酵母研究,回到日本以后,继续“专注于酵母”的研究。自从首次观察到自噬现象以来,通过新的电子显微镜持续观察了自噬现象的详细过程,并于1992年发表了相关论文。

水岛先生是东京人,1991年毕业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医学部医学科。大隅先生在1996年就任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的教授,第二年,当时作为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研究员的水岛先生很关注大隅先生的论文并而拜访了大隅先生的实验室,这样成为师徒的二人开始了他们的共同研究,直到2004年进行了自噬研究。期间二人阐明引发自噬的酵母的基因的作用,并发表于英国科学杂志。水岛先生开始小白鼠实验并陆续阐明了对哺乳类活体也具有重要作用等的“自噬”现象之谜。

水岛先生离开大隅先生的实验室之后仍然与恩师保持交流,并且持续对生物的生命维持基础性机理进行研究。查明了某种神经疾病(SENDA病)与自噬基因变异有关联的事实。据说这是首次在人体确认自噬基因异常的疾病。他以获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从侧面上支持了大隅先生的这一巨大发现的意义。水岛先生从2012年起,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转到东京大学,作为教授仍奋斗在研究的第一线。

两人在基础生物学研究所所渡过的共同研究生活,也可以说是大隅先生的在自噬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2014年9月,水岛先生在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理事长的常规记者说明会的演讲中,向大家详细、易懂地解说了关于自噬的研究。

16_1205_2_2.jpg

水岛升先生(图片来自2014年)

“我们人类的人体由大约60兆个细胞组成,而且在这些细胞中还含有各种小器官或蛋白质。而这些物质在所有层次都不断地被更新。人员的更换对公司或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不断的人员更新,才能维持其健全性。细胞也是在不断地被更新,还有细胞中的蛋白质也在不断地被更新。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更新机制,细胞才得以维持其自身的新鲜度及健全性。

据最新的研究指出了自噬除了与癌症有关联性以外,还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性疾病也有关联性。

9月在JST的演讲

在讲演中水岛先生做了如下解说:“细胞内的净化作用与人类的疾病有着密切关联。这是因为,人类的很多神经疾病,亨廷顿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等,都是因为在细胞中蓄积了异常蛋白质或线粒体而导致的,或者可以说是这些疾病的特征之一。所以如果能够清除这样的物质,即使无法根治,至少也可以延迟症状的发展。不仅仅是我们,如果全世界的研究者能够激活自噬现象,也许我们可以迟延发病”。

根据研究逐渐发现,自噬的异常与癌症、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的疾病也有关联,不过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水岛先生今年刚刚50岁。大隅先生和水岛先生指出,并不是要马上关注于明确与疾病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而是今后应持续关注于对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性现象的研究这一重要性。大家希望两位能够进一步扩展关于本次诺贝尔奖对象的研究。

文・内城喜贵


相关链接(日语)
http://scienceportal.jst.go.jp/news/newsflash_review/review/2016/10/20161005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