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日本大学教授:海底板块的移动导致鳗鱼长途洄游

2018年08月21日 海洋宇宙
日文

8月7日,有鳗鱼博士之称的日本大学生物资源科学部教授塚本胜巳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行发布会,塚本教授认为,日本鳗鱼之所以在远离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海域产卵,是因为随着持续扩张的菲律宾海板块的移动,日本鳗鱼逐渐离开了栖息地。

日本大学教授塚本胜巳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办发布会

日本大学教授塚本胜巳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举办发布会

日本鳗鱼的产卵地点长期以来始终是个谜团,塚本教授2009年(当时为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的教授)首次确定其产卵地位于日本列岛以南2,000多公里之外的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域,并因此而闻名。调查发现,在产卵地刚刚诞生的仔鱼以及由仔鱼长成的鱼苗(鳗苗)会顺着北赤道暖流和黑潮向台湾沿岸以及中国大陆、韩国和日本沿岸移动。鱼苗期在沿岸被捕捞后经过养殖被制作成食品销售。而鱼苗期未遭捕捞的鳗鱼就在河里生长,进入产卵期后会顺着河流而下,再次长途跋涉洄游到出生的故乡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海域产卵。塚本教授等人首次明确了日本鳗鱼的整体生态情况。

那么,为何体长并不算大的日本鳗鱼会为了诞生后代而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移动呢?据塚本教授介绍,经过长期研究终于确定日本鳗鱼的产卵地位于菲律宾海底板块的东端。菲律宾海底板块比位于其东部的太平洋板块出现的年代要新,而且一直在向西北方向移动(扩张),在沿着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延伸的南海海槽处隐没。而太平洋板块则沿着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延伸到日本海沟及马里亚纳群岛东部的马里亚纳海沟后逐步隐没。太平洋板块隐没在日本海沟的部分和马里亚纳海沟背后出现菲律宾海底板块的时间(据塚本教授介绍是在3,000~4,000年前),与日本鳗鱼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基本相同。也就是说,目前位于菲律宾海板块东端的海域在板块诞生时就在日本列岛附近。随着菲律宾海板块的扩张,日本鳗鱼世世代代产卵的海域也逐渐远离了日本列岛。塚本教授表示,随着产卵地与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变远,日本鳗鱼不得不进行长距离洄游。

塚本胜巳教授确定的日本鳗鱼产卵海域

图 塚本胜巳教授确定的日本鳗鱼产卵海域(红色星号处。黄色椭圆是之前推测的产卵海域和作出推测的年份,图片取自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水产综合研究中心的新闻发布资料)

众所周知,在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栖息的欧洲鳗鱼及美洲鳗鱼,其产卵海域为大西洋正中间的马尾藻海。这也可以说明,由于大西洋中央形成的海底板块分为东西两部分扩张,原本是一个整体的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和南北美洲大陆移动到了目前的位置,因此与日本鳗鱼一样,欧洲鳗鱼和美洲鳗鱼的洄游距离也变长了。

关于海洋里出生的鳗鱼以河流上游为栖息地的原因,塚本教授的观点是,在与沿海地区栖息的海蛇、海鳗和康吉鳗等的竞争过程中,鳗鱼被从河口驱赶到了上游地区,但这样一来食物反而变得更加充足,体长也大大进化。

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鳗鱼消费国,国内养殖的日本鳗鱼必须从海外进口鳗苗才能满足需求。鳗鱼自身的栖息数量不断减少也令人担心,尤其是欧洲鳗鱼,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期野生濒危可能性极高的物种”。日本鳗鱼也被列为“不久的将来野生濒危可能性较大的物种”。

为避免鳗鱼灭绝,6月份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日本(WWF Japan)”与日本销售额最高的零售商“永旺”宣布,将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开展鳗鱼保护项目。据塚本教授介绍,鳗鱼共有19个品种,与日本鳗鱼、欧洲鳗鱼和美洲鳗鱼等在远方产卵的品种不同,预计这19个品种中有三分之二的品种在栖息地附近产卵。印度尼西亚产的鳗鱼应该就属于该类别。

文 小岩井忠道(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
日本记者俱乐部发布会报告 “鳗鱼的未来与日本-日本大学教授塚本胜巳” [网址]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水产综合研究中心新闻发布 “人类首次看到天然鳗鱼卵-揭开鳗鱼产卵地长达2000年的谜团-” [PDF]

相关报道:
2018年06月22日“永旺与WWF日本在印度尼西亚开展鳗鱼保护项目”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