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解读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 ---- 陈东敏

2017年06月16日 科学・技术奖

陈 东敏

  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全球创新指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国际顾问

陈 东敏博士

简历/Career

北京大学千人引进学者,先进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大数据研究院讲席教。2012-2016出任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科技开发部部长,主持北京大学产学研工作, 同时参与管理与北京大学孵化器合作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
  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国际顾问。美国哈佛大学Rowland研究院所长顾问委员会成员,任量子器件物理研究室主任十五年。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苏州技术研究院的创始人和执行院长。
  美国硅谷连环创业者,曾任美国硅谷4-D-S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核心技术发明人。 美国硅谷Miradia Inc公司创始人和董事CTO,在职期间为公司融资8千多万美元,发展了200多件MEMS技术专利,成功授权于全球半导体制造之王TSMC。
  在国际著名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献有70多篇,拥有100多件国际专利。 美国《应用物理周刊》副主编。美国硅谷《华美半导体协会》前会长和荣誉顾问。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于2017年6月15日在日内瓦发布。 中国排名从2016年第25名 持续攀升至第22名。

解读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

《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

1. 指数结构 - 《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以81个分指数,从政策环境、教育、研发、基础设施、商业体系、投入与产出等多个维度,系统衡量了全球127个国家的综合创新能力。GII涵盖了全球92%的人口和98%的GDP。 GII总指数由投入和产出两个分指数、以及投入产出比的效益指数构成,系统、全面地评价了国家创新体系。 投入分指数由政策制度环境、人力资源与研发、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和商业体系五大支柱构成; 产出分指数含有知识和技术产出与创造性成果(产品)两大支柱; 7大支柱由81个指标构成。全球创新指数的模型经历了十年的不断研究、调整和完善。模型的调整是为了更全面更科学地评价国家创新体系。除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变化,国家的创新指数逐年排名也会受到模型调整和结合特殊创新因素所实施的具体方案的影响。 因此,不要仅限于关注排名的变化,更要着眼于全面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7大支柱及分类指标,才能有助于理解指数的指导意义。


指数排名

2. 指数排名 - 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结果为:瑞士再次夺冠。与2016年相比(上述表格括号数字是2016年排名次),前十名的国家虽然在排名名次上重新洗牌,但都保持在前十名以内。这说明这些国家仍然在引领全球创新,也间接说明GII模型基本趋于稳定。
2017年中国排名从2016年的25位继续攀升至22位,取得令人可喜的成果!中国指数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放,企业更为重视研发的投入、人才的培养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专利申请总量上升,自主设计研发产品比重的增长,以及创业人才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等正向变化。
2017年指数分析指出中国有待于提升的方面主要有:政策法规环境、创造力人才的培养、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尤其是微金融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生态,等等。


中等收入陷阱

3. 中等收入陷阱 - 不少经济学家一直担忧并不断警告中国会过早地掉入中等收入陷阱。GII报告数据(上图)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促使中国已经告别中等收入国家集群,开始向高收入国家集群越迁。 创新是这批国家领先并持续发展的最根本驱动要素。
中国政府制定了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行列,203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前列,2050年成为创新强国的目标。如果我们可以把“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定义为前20名,中国距离这个目标只有“二步之遥了”。加油,中国!


区域创新集群指数

4. 区域创新集群指数 - 2017年GII报告首次尝试对区域创新集群的指数评价。 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区域创新集群带动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如何用全球创新指数模型来有效地衡量区域创新集群的能力,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2017年GII报告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即利用大数据分析,聚焦国际发明专利的分指标,构造出区域创新集群。如上图所示,华为,腾讯,华大基因, 大疆,光启等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使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的发明创造能力仅次于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甚至超越了硅谷!(完)

文/ 陈 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