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新常态下的日企:痛,并快乐着!开拓中国养老市场的日本企业

2016年08月01日 日本企业

2016年7月中国民政部发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4亿人;而且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虽然老龄人口增长迅速,然而,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中国政府为了缩小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近年来在政策制度方面放宽限制,积极鼓励外资企业的参与。而日本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在养老服务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加之日本服务所独有的细致体贴,以及和中国在文化理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相似之处,使得日本企业的养老服务进入中国后广受瞩目。

然而,日本企业在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主要原因是中国养老制度不完善,养老人才的缺乏,以及日中企业在经营方面的理念差异等。

众所周知,中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服务大部分都需要自费。这使得许多日本优质的养老服务进入中国后难以普及。一些中国企业开发的高级养老公寓价格不菲,但实际上是把大多数中低收入的老人拒之门外。日本企业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比如在建造养老院时通过改造中方合作企业的闲置地产来抑制前期的资金投入,以便以更便宜的价格提供服务。

另外,人才和销售渠道的瓶颈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有家经营养老用品出租服务的日本企业在上海设立了公司,计划开展养老用品的批发。当时,该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理由恰好是养老用品的匮乏。有数据显示,日本、欧美等先进国家在市场流通的养老用品超过4万件,而中国只有2千件左右,数量少,品种单一,发展空间看似很大。可是,该公司一旦开始销售,才发现困难重重。首先,中国不像日本,没有"福祉用具专门相谈员"这类专家,可以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推荐合适的养老用品并指导如何使用。其次,能够销售养老用品的渠道有限,中国没有所谓的养老用品专卖店,一般只能由药店来销售。但是药店缺乏养老用品的知识。结果,消费者只能从外观和价格来决定购买与否。虽然该公司也做了种种尝试,最后还是决定事业转型,目前专注于中国养老人才的培养。

新常态下的日企:痛,并快乐着!开拓中国养老市场的日本企业

日本养老院针根据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细分化服务。老人用品也按照老人活动特点进行人性化设计,照片中座椅的高度减少老人坐立时的行动负担以及可能摔跤的危险。

说到人才,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了养老院的日本礼爱公司(RIEI株式会社)也常常为人才所困。在日本养老护理工作被归入3K类(*注1),确保人才也是一大难题。而礼爱在中国需要面对的是员工的教育水平问题,因为大多数愿意从事这一工作的来自中国农村,很多连基本的读写都不会。尽管这样,礼爱还是通过言传声教,努力灌输日本优质的介护服务观念。为缓解人才不足,另一家日资企业彗智源(上海)养老服务发展公司和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合作,成为区政府指定的养老人才培训基地,专门培养中国国家资格级别的"养老护理员",其授课费的一半由区政府补助。3年来,彗智源已经为业界输出了1,000多名人才。拥有专门资格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也能保障服务质量,不可否认走专业化道路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

新常态下的日企:痛,并快乐着!开拓中国养老市场的日本企业

一家中国高级老人公寓内健身房的情形。中国私营企业的养老服务主要针对高端消费人群以及还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象"介护"这样的概念,在中国才刚刚被认识。

经营理念的差别是另一个问题。礼爱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访问时说,中国企业最关心的是,有多少入住者就可以实现盈利。而日本企业一旦说出真心话,告诉他们养老产业要盈利不容易时,这些中国企业马上就兴味索然地消失了。中国企业追求的养老地产开发有四大盈利法宝,即"土地价格增值","会员的入会费","入会费的投资增值",和"养老地产的证券化"。但是,日本企业首先考虑的是充实服务,相信服务才是立足于市场之本。礼爱公司的玉置总经理告诉笔者,在改造养老院设施时,甚至为了拉门和过道的设计,需要反复和中方协调沟通。那时中方合作者关心的是效益,比如如何增加每间房的病床数,而日方考虑如何使居住环境更舒适,因此经常发生激烈的意见碰撞。玉置总经理开玩笑说,那时每天都精疲力尽,就想早点结束任期返回日本。礼爱公司开设的养老院主要针对需要介护(*注2)服务的老人,由于这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当初为了向周围解释什么是"介护",也颇费功夫。然而通过不懈的努力,如今,礼爱公司在上海开设的「上海礼愛颐养院」得到上海民政局的首肯,也使"介护"的理念逐渐被认识,成为中国企业竞相模仿和学习的对象。

虽然进入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道路不平坦,日本企业以自身的经验优势和海外市场开拓中特有的韧性,继续着各种尝试,并相信只要和中国市场一起成长,日本的养老服务将对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作出更多贡献。对此,正如一位养老行业日企的经营者所说,"虽然国籍不同,但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 注1. 在日本"3K"是"脏,危险,累(汚いkitanai、危険kiken、きついkitsui)"的日语缩写。
* 注2. "介护"是指为失去或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的专业的照料服务。

文/王淅
编辑修改 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作者略历

王淅王 淅

出生于中国四川,在日本居住16年。日本中小企业诊断士。渡日前曾任大学英语讲师、政府部门的外资招商专员、某香港企业的管理层等。渡日后先后在世界500强的日本大型精密器械制造公司和IT公司工作,负责海外市场开拓。2010年成立自己的咨询事务所。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任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中部本部的海外投资顾问。2014年作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事务所的投资顾问赴上海工作至今。

相关阅读

《新常态下的日企系列》

新常态下的日企:放下身段的日系汽车企业

新常态下的日企:中国母婴市场的魅力和跨境电商新政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