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通货紧缩

金融 · 财政  2013年09月07日  
defure

造成日本通货紧缩的主因

在日本学术界,东京大学的吉川洋教授认为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在于1998年以后名义工资的下跌。在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中作为CPI主要构成项目的耐用消费品等价格上升趋势会在某种程度上呈下跌倾向,而另一个主要项目——服务的价格在很多情况下与名义工资是连动的,虽然没有下跌,却也难以上涨。吉川教授等认为,日本的情况与之有所不同,名义工资的下跌作为下降的压力成为整个经济体进入通货紧缩形势的契机。(作为对策,教授主张,提升名义工资上涨的势头非常重要。但是,反对意见认为,日本工资水平的下跌正是对1990年后期过高工资修正的结果。)

另一方面,同为东京大学的伊藤隆敏教授认为,社会上已经形成了由于经济长期停滞,物价的下跌将会持续这种惯性思维,结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身不由己地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漩涡。(作为对策,伊藤教授主张,为了推翻这种惯性思维,不需要在实行零利率之外,要求中央银行实施通货膨胀的目标政策,并将量化宽松的对象扩大到市场。但是,反对意见则认为,中央银行即使为达成通货膨胀目标而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其政策传播路径也非常暧昧,结果有可能只是放空箭罢了。)

而经济学家藻谷浩介则认为,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在于1995年以后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长期处于减少趋势,由此影响消费以及企业部门按照原来的供给目标导致供给过剩。(藻谷认为,作为对策,要促进女性就业,增加收入以刺激消费的同时,企业也有必要做出牺牲,提高名义工资。但是,反对意见认为,在国际市场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改变经营方式并非易事,在改变之前中小企业恐怕已经无法维持经营了。)

defure

文/北村岁治(早稻田大学教授)

 

相关阅读

分享

关于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