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碳纳米管的发现与JST

产学研合作系列 2018年03月30日

◆ 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法的初创期

2017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士的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博士、美国的约阿基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博士和英国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博士开发出了冷冻电镜技术,成功实现了对生物体分子结构的原子量级解析。其中,亨德森博士师从198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克卢格(Aaron Klug)博士,并且来自与DNA发现者沃森和克里克的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其深厚的学术传统令我感慨颇深。

photo

名城大学大学院 饭岛澄男

1970年代初,上述三位科学家崭露头角,开始活跃于学术界时,笔者刚刚修完东北大学的博士课程,作为博士后赴美,开始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TEM)进行无机材料研究。当时美国在HRTEM、分子生物学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领域,正快速发展,目标是在原子量级掌握生物体和无机材料的结构。虽然无机材料结晶构造的原子量级解析在70年代末已经基本实现,但在生物领域,为了降低电子射线的照射对生物结构造成的破坏,将样品冷却至液氦温度的冷冻电镜技术备受关注。后来又耗时40余年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该项技术终于在2017年问鼎诺贝尔化学奖。上述三位获奖者中,杜波切特博士负责低温电子显微镜(冷冻电子显微)、弗兰克博士负责电显图像的统计处理算法的开发,而亨德森博士则研究生物分子结构,彼此分工合作。日本也一直在利用冷冻电镜进行分子结构的相关研究,对于一直跟踪始于1970年代的先导性研究的笔者而言,此次的获奖者的确实至名归。

◆ 碳纳米管的发现

2014年出版的《Nature》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The Top 100 Papers – Nature explores the most-cited research of all time”的文章。虽然名列前茅的大多是关于样品制作方法和软件的论文,但在其中,也强调了有一些讲述真正的发现的论文,例如碳纳米管(CNT)的发现(排名第36位,被引用次数22899)等。并且,截止2018年1月,该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已经达到了45460次,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也就意味着,发现CNT的报告尽管发表于1991年,但在27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大量研究者参考这篇论文进行研究。

因为笔者经常被问到“是如何发现CNT的?”,因此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要想发现纳米级别的CNT,其前提是必须有电子显微镜。换句话就是说,除了从事电子显微镜相关工作的人除外,其他人是没有发现CNT的机会的。在笔者发现CNT以前,刚好已经拥有20余年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的经历,因此具备了发现CNT的先决条件。其间所进行的大多数研究,都与CNT不无关系。例如,在读研究生期间,笔者曾经发现了直径100nm左右的长丝状银结晶“晶须(Whisker)”。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明确了晶须生长的成因在于双晶的产生。所以当20年后笔者遇到CNT时,立马想起了银须晶,也因此得以在短时间内搞清楚了CNT的结晶构造。(图1)

PHOTO

图1 碳纳米管的几何构造

◆ 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碳材料研究

本文开篇曾提到过的,在原子量级对无机材料结晶构造进行研究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HRTEM)法,是1970年代由笔者等人开发出来的。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对结晶缺陷等局部构造进行详细的研究,这是利用X射线衍射法所无法实现的,并且作为硅等半导体电子元件开发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沿用至今。

虽然笔者发现CNT的事实广为人知,但是对于笔者做过的有关HRTEM法的先导性工作,人们却知之甚少,这令笔者多少有些遗憾。应用HRTEM法,可以对氧化物结晶、矿物、半导体材料等各类材料进行调查研究,这其中也包括碳材料。虽然固体碳材料,例如钻石、石墨、无定形碳、玻璃石墨等各类构造为人们所熟悉,但由于玻璃石墨属于石墨结晶小片的连续体,因此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必然存在与石墨结晶的底面垂直的部分(图2)。

PHOTO

图2 存在着与玻璃石墨的底面垂直的部分

底面的栅格面间隔为0.33nm,作为当时检测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标准测试样品,是使用HRTEM法的人们所熟知的。玻璃石墨与后来发现的多层CNT有着极其类似的HRTEM图像,为CNT的发现提供了直接的知识。

1985年,克罗托、斯莫利和卡尔宣布发现了具有足球状分子结构的富勒烯C60(也叫做“足球烯”)。这一结果刚刚公布时,并没有顺利地被人们所接受。原因在于经质量分析仅仅提出了存在着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晶体,还缺少有关分子结构的实验数据。后来,笔者于1980年发表了“洋葱状”石墨的HRTEM照片(图3)。照片上同心圆结构的中心部分能看到一个“圆”的形状,克罗托等也屡次将这一HRTEM照片作为富勒烯分子结构的唯一证据。直到1990年找到了大量合成富勒烯的方法,通过X射线对由C60构成的结晶进行结构解析,才终于直接证明了此前一直假定的C60分子结构。在这一系列的研发过程中,笔者与克罗托等人逐渐熟悉了起来,1990年在于波士顿召开的美国材料学会上见到了克罗托博士,他建议笔者进行富勒烯方面的研究。数月后,笔者发现的不是富勒烯,而是CNT。

PHOTO

图3 “洋葱状”石墨的HRTEM照片

◆ ERATO*1的“超微粒子项目”

1982年笔者结束了在美国12年的研究生活,回到日本加入了1981年启动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团”(现在的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的前身)的第一个ERATO——“林超微粒子研发项目”。该项目借用了位于名古屋市的名城大学物理教室的一角办公。笔者在上田良二先生领衔的超微粒子物性研究团队中任职,负责开发新的特殊电子显微镜,对超微粒子的生成和物性进行调查研究。在那里,笔者发现了颗粒直径2nm左右“金超微粒子”的特异现象——“结晶构造的不稳定性”,并因此获得了“仁科纪念奖”。该粒子的大小可以与单层碳纳米管(SWCNT)相匹敌,在此阶段笔者学到的针对纳米级结晶构造的研究方法,也成为了日后发现CNT的条件之一。

在JST-ERATO研发项目中所进行的长达5年的超微粒子研究,与后来发现CNT有着重大的关联和意义。该研发项目的目的之一,就是尝试通过电弧放电法大量生产“铁”超微粒子,将其应用于“磁带”。1980年代处于从氧化物磁性体向金属磁体的转换期,产业界十分关注超微粒子(现在叫做纳米结晶)。我们的另一个目的,是制造出作为“难烧结材料”而广为人知的碳化硅和氮化硅的超微粒子,并计划进行陶瓷烧结试验。

◆ 与碳纳米管的偶然邂逅

在该研发项目开发出的电弧放电法被证实与1990年发表的富勒烯的大量合成方法相同后,日本超微粒子合成方面的研究人员立即开始了追加试验。其中一位研究者是名城大学物理教室的安藤义则教授,他将碳棒作为放电电极,生成了大量的“煤烟”,从这些煤烟中提取出了富勒烯。在这些使用过的碳棒电极的顶端,发现生成了多层的碳纳米管,这便是CNT的发现原点。

1987年,JST-ERATO研发项目结束后,笔者前往位于筑波市的NEC基础研究所(现在的筑波研究所)任职。由于家人还留在名古屋,因此每个周末会回到名古屋,同时作为名城大学的外聘教师,与安藤先生合作进行物理实验。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安藤先生的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碳棒”,回到筑波后,使用电子显微镜对其顶端进行观察研究,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发现了CNT。

笔者与JST之间的神奇缘分远不止这些。最早的一篇关于CNT的论文刊登在《Nature》杂志上之后,出现了关于利用第一原理计算对CNT的物性进行预测的报告。由于与纳米级的结构体、圆筒形、手性结构、石墨结构等常见的纳米结构相比,CNT的结构异常简单,因此实现了对于电子能带结构的细微部位的计算。但是,当初的CNT是两层以上的多层结构体,直径过粗,无法直接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因此出现了能够直接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的单层管需求。当时,CNT的生成方法尚未确立,这种在黑暗中摸索的状态持续了两年。前面提到过的JST的微粒子研发项目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契机。

当时,作为生成金属磁粉而生成了铁微粒子,生成物会在与空气接触的瞬间燃烧(氧化)。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尝试了在微粒子的表面涂抹一层碳膜的方法(使铁微粒子在甲烷中保持适当温度)。6年后的某一天,当我翻看当时的铁微粒子TEM图像时,注意到在微粒子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细小的长丝(图4)--而这正是单层CNT的发现瞬间。

如今看来,使用铁催化剂的CVD法*2是最广为人知的生成CNT的方法,当时同样的实验则是出于截然不同的目的。CNT的发现完全出于偶然。如果没有当初JST研发项目的经验,单层CNT生成法的发现恐怕还会推迟数年。

PHOTO

图4 铁微粒子的TEM图像。在微粒子的周围存在着细小的长丝

纵观科学史,大量伟大的发现许多都是出于偶然。碳纳米管的发现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当然在这种偶然的背后,一定有着必然,那就是研发一线的努力。

*1:
战略性创造研究推进事业的总括实施型研究。ERATO为Exploratory Research for Advanced Technology的缩写。

*2:
化学气相沉积(CVD :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是形成各种物质薄膜的沉积法之一,在利用石英等制成的反应管内,在经过加热的衬底表面,提供含有目标薄膜成分的气相化合物,通过衬底表面或气相的化学反应堆积成膜的方法。除在常压(大气压)和加压状态下可以运转外,还可以以激活化学反应为目的,通过对反应管内实施减压,产生等离子等。一般被用于切削工具的表面处理以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工程等。

文/饭岛 澄男 (いいじま すみお)
名城大学大学院 理工学研究科 电气电子、信息、材料工学专业 终身教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