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2018年12月20日 中小学教育

近十多年来,日本各地面向普通市民的“发展障碍(Developmental disorders)”普及讲座以及相关问题的公开研讨会场总是坐满了听众。他们不仅仅来自于教育和社会福利以及医疗领域,还有企业和机关,还有被诊断为“发展障碍”的本人和他们的亲属,怀疑自己是否属于“发展障碍”的人也会到会场听听专家们的说明。

成人发育障碍和二次障碍

所谓发展障碍,是指从幼年时期开始出现的发育方面的不平衡导致脑内信息的处理和控制产生偏差,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的状态。其特征是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卓越的能力,另一方面却表现出在某个领域极端不擅长。应该说这种擅长和不擅长的差异谁都有,但是对于有发展障碍的人来说,这种差别表现非常大。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下面的两个曲线是临床心理师用全世界广受重视的智商评估《韦氏智力测验 WAIS-Ⅲ検査》对普通人和有某种发展障碍者的检查对比。各方面顺利发展的人几种智商都没有太大的落差;而发展障碍者的智商高低数值的不平衡状态却十分明显,发展障碍者能力凸凹的倾向以如此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容易遇到障碍性问题,诸如社交能力欠缺,不善于应对变化,承受冲击的能力很差,情绪控制能力很弱等等。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自2000年日本国内非智障性自闭症的问题被提出后,阿斯伯格综合症、多动症、学习障碍等发展障碍的轻度自闭症病名渐渐被人们熟悉,一些看上去没有异常的成人因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诸多问题甚至患上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退职。当经过专门医疗机构诊断自己是“成人发展障碍”时,当事人很多会有释然的轻松,同时,他们和家人也不得不重新设计今后的人生。

发展障碍被认为是先天性障碍,其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也无法治愈。对IQ正常而有发展障碍的人来说,他们的语言和智力能力都比较高,在长大成人后能够独立生活和工作。但由于社会交流和互动能力的欠缺以及固化的行为模式的坚持,他们需要承受压力和困难去维持社交正常的假象。来自周围的误解和不恰当的对应使他们的心理受到的伤害是长期,他们为适应社会而耗费的能量造成身心疲惫,以至于导致上面提到的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和职场环境,他们中的很多人得了抑郁症,不安症以及各种依赖症等,这是由于环境而产生的后天性障碍,被称之为二次障碍。

很多轻度发展障碍者小时候并没有显现出与周围不适应的问题,在对自己的特性完全不了解的状态长大成人,当他们离开父母的呵护走上社会时,相应的社会能力的欠缺便凸显出来。成人发展障碍者多半都是因为感觉到身心异常去医院之后才被发现从小就有发展障碍,现在的疾病是二次障碍。其实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孩童时的敏锐和锋芒会退却许多,生活所需要的能力逐渐增强;对于发张障碍者来说,他们的一些障碍症状也在成长过程中减弱,但是因为不善于与周围人相处,或是做事出错较多,过多的负面经历让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比通常人容易积累心理压力,因此困扰他们正常生活的更多是来自于二次障碍。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国立精神・神经医疗中心2008年的调查发现,长大之后被诊断为“成人发展障碍”的人数从2002年到2008年的6年里增加了10倍。专家们呼吁,有自闭症等发展障碍的孩子长大后患精神疾病的比例和自杀的风险都很高。因此,发展障碍的问题不能是等到有问题之后再去找专门医疗机构,从幼儿期开始的支援措施会给以后的发展和适应带来有利的影响,因此对他们尽早的支援是政府主导下医疗、保健、福利、教育、地域多方协作推进的课题。

发展障碍的新名称:自闭症谱系障碍

长期以来,自闭症一直是被看作是少有的重度发育残疾。自闭症的大部分患者都同时伴有智障,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多方面的帮助。然而在最近的20多年里,一些没有智障却具有轻度自闭症症状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很多不同于常人的困难,然而他们却不能享受自闭症范畴的社会福利和教育方面的援助,往往被看作是人格异常或精神病。随着医学上“阿斯伯格综合症”、“非定型自闭症”或“待分类广泛性发展障碍”等新的医学诊断名的出现,医学领域渐渐了解这样的患者。现在,在福利、教育、保健医疗等多个领域,对被定位为“发展障碍者”的人群开始了各种援助措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IQ值正常甚至偏高,但同样具有轻度自闭症特性和生活中的困扰,国际医学界把包括他们在内的自闭症归纳在同一个范畴,现在被统称之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引自日本国立精神・神经center精神保健研究所 研究报告/神尾阳子)。

IQ正常的“发展障碍”(上):及早发现,避免“二次障碍”

一位发展障碍者母亲的叙说

我是在儿子得病之后才知道“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在儿子1岁左右我开始感觉到他有些特别,普通孩子在玩耍和生活中通过观察模仿就能自己学会的能力,对他而言都需要一个一个反复学习才能掌握。可是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学校都没有被指出过问题。儿子从小就是成绩不错的学生,还因为他在音乐方面有点过人之处,尽管不善于结交朋友,但性情温,认真诚实,直到高中毕业都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学生。在往返于学校和家庭的单纯生活模式和同学家人的简单人际关系中,他的一些能力欠缺的表现现在看来是典型的发展障碍症状,而在10多年前都被作为‘个性’而得到家人、老师、同学的认可。

当他考上日本顶级大学开始一个人在另外一座城市生活的时候,学校活动和勤工俭学的环境中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中对沟通能力和社会性的要求让他有很多的困惑和挫败感。另外,独立生活也面临各种需要自己对应的新问题。“努力了却总是做不好”,无所适从的状态让他高度紧张并充满沮丧。大学二年级因为抑郁症休学,此时他对人生的厌倦已经达到极限,随后被诊断为先天性发展障碍(阿斯伯格症)引起的抑郁症。

医生说,发展障碍引起的二次障碍性抑郁症很难治愈,在日本发展障碍的年轻男性不少,高学历的比例较大,这已经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儿子一年后复学,好在大学“障碍学生援助中心”的专职老师和心理师在课程进度和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方面给予了详细和切实的援助,我们也在生活环境方面进行了调整,尽管康复的过程是缓慢的,儿子的状态在起伏中朝好的方向发展。真正的转机是在我们家长和儿子都接受现实,放弃对过去优秀时光的留恋和对将来的任何梦想之后,症状反复的频率下降,低谷的状态也缓和许多。

我们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够重建自信,将来可以从事一个自己喜欢又能适应的工作而自食其力。如果当年的幼儿园和学校有现在这样丰富的预防措施和指导体制,我们能早些对发展障碍有所了解的话,从小就会对他进行适应社会的特殊训练,儿子离开我们走上社会就不会得抑郁症,他的人生本来可以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位母亲的讲述是被诊断为“成人发展障碍”者有代表性的经历,很多人在被诊断之前因为找不到自己“感到活着很艰难”的原因,又很难被周围理解,长期积累的负面经历形成了“总是生活的局外人”的感觉;有人为了改变自己,为了被周围接纳而努力得身心疲惫,反复的无果努力便导致了不适应社会的种种问题。

2002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结果表明,需要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给予特别帮助的非智障性发展障碍儿童占6.3%,2005年修改《发展障碍支援法》中,再次明确应把不满18岁的发展障碍儿童也作为援助对象。(未完待续)

供稿 欧陽蔚怡 【社团法人 异文化理解研究会】法人代表
编辑修改 客观日本编辑部

参考资料:NHK福祉情報総合サイト 大人の発達障害 [网址]
厚生労働省 ライフステージに応じた自閉症スペクトラム者に対する支援のための手引き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