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中国无障碍建设快速发展

2016年06月16日 文化交流

4月19日,在东京举行的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研究者对中国在道路、建筑物等无障碍建设上取得的快速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由"日本城市建设福祉学会" (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n Inclusive Society)主办的特别座谈会"学习中日无障碍、通用化设计环境"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宫晓东副教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宫副教授除参与制定北京地铁无障碍规范外,还参与编制了去年完成的残障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研究者交流项目的邀请,宫晓东教授赴日本东洋大学生活设计学部教授高桥仪平的研究室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学术考察活动。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中国无障碍建设快速发展

宫晓东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国际交流基金提供)

根据宫副教授介绍, 1984年由听障、视障人士协会联合组成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简称残联)的成立,成为促进中国无障碍建设事业发展的开端,邓朴方先生担任了残联的第一届理事长。在成立的第二年(85年),残联提出 "在北京采用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 的倡议,并将北京市中心的四个街区作为无障碍改造试点。3年后,《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作为中国第一个无障碍设计的标准正式出台。

1989年中国制定并出台了《残疾人保障法》。截至2000年中国部分设施和地区的无障碍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并不全面,人们的关注程度也很有限。

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中国成功取得了奥运会、残奥会的主办权。为了迎接7年后的奥运会,北京正式着手大规模的无障碍、通用化的城市改造,为残疾人、老年人创造便利的生活环境,并修订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此后无障碍建设飞速发展。一年后,包括北京在内的12个城市,都开始了无障碍化改造。在北京,除体育场内卫生间和洗手池的低位置设计、看台轮椅座位的设置等会场内的设计外,很多医院、购物中心、街道、停车场等场所也都展开无障碍化改造。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召开时,老地铁线上的全部70个车站,都全部改造为能够提供至少一个可供轮椅通行的出口。而2001年以后建造的4条地铁线路,则全部在站台内至少配备了一部直梯或手扶电梯。长城、故宫等景区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中国无障碍建设快速发展

特别研讨会现场情况(国际交流基金提供)

在法律层面,北京市于2004年率先制定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其中规定所有新建建筑物都必须配备无障碍设施。该规定也促进了2012年面向全国新建建筑物制定的《中国无障碍环境条例2012》的出台。此前仅面向建筑业者的指导方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在2012年也升格成为国家标准。此后,2013年中央政府作出指示,要求"全国范围内扩大无障碍设施建设"。

在对上述举措进行介绍时宫副教授强调,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让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变得迫在眉睫。宫副教授介绍,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的残疾人已经达到8500万人。其中新增的残疾人中,75%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为应对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宫副教授还表示:"老龄化趋势并不会因为中国放宽独生子女政策而改变"。

在演讲的最后,宫副教授提到,虽然这其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中国的无障碍建设主要仍是自上而下推进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尚未获得人们的普遍理解。在具体的建设层面,虽然很多设施都进行了无障碍化改造,但是连接设施与设施之间的无障碍通道却尚未建成。今后需要系统化的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让更多的市民能够感受到效果。为此,教育层面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宫副教授提到,这次在日本学术考察的过程中,得知日本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印象非常深刻。她指出,日本的经验中,有值得中国学习的部分,希望中日在这个领域中的交流能够更紧密。

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 中国无障碍建设快速发展

高桥仪平 东洋大学教授(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

宫副教授演讲结束后,东洋大学的高桥仪平教授对中日所采取措施的差异进行了详细解说,他评价道,中国的无障碍技术虽然起步时间晚于日本,但与日本大致相同,在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规划无障碍设施这一点上,北京有些方面还超越了日本。同时,他也指出地方社区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示今后中国在对现有城市设施和道路进行改造时,可以参考日本各个市町村依据无障碍法推行的《无障碍基本构想》。

文/客观日本编辑部

相关链接(日文)

"日本城市建设福祉学会"特别研讨会
"学习中日无障碍、通用化设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