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在日本讲解《论语》的中国人(1)

2013年01月16日 文化交流

走访足利学校的中国人研究、讲解员孔佩群女士

笔者2012年赴日期间,曾两次去栃木県足利市足利学校采访。第一次先采访了在足利学校担任研究员的市桥一郎博士,请他介绍了该校的历史以及“释奠”(传统祭孔仪式)的情况。之后又对在足利学校从事研究和解说工作的孔佩群女士进行了专访。她是孔子的第76代子孙,祖籍是山东,生长于广东,毕业于广东教育学院,曾经从教6年。她于2001年赴日,现就职于栃木県足利市教育局。笔者第二次去足利学校是在11月23日,那天是举行“释奠”的日子,在孔佩群女士的协助下,拍摄了《足利学校与孔子祭》幻灯片。以下是对孔佩群女士的专访内容,首先请她从足利学校的历史谈起。

瞰足利学校全景

 

日本最古老的综合大学——足利学校

包括旅日国人,知道日本足利学校的并不多。国内旅游界和国学界有关它的记载也很少。然而足利学校在日本的确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简言之,它是日本教育的发源地,也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综合大学。而且它当初实施的教育内容几乎都是中国的国学。1549年,日本天主教开创人、耶稣会传教士弗朗西斯科•札比埃尔﹝Francisco Xavier﹞以“日本全国大名鼎鼎的坂东大学”向海外介绍了足利学校。

足利学校遗址位于东京北部的栃木県,其创建年代不详,有奈良时代国学遗址说﹑平安时代小野篁创立说及镰仓时代足利义兼创立说。足利学校初建时并不很有名,到了室町时代,日本藩阀将军上杉宪实(1411-1466年)出任关东总管。被政权争斗折磨的上杉宪实憧憬学校的那种和平的学问世界,于是下决心振兴足利学校。礼聘鎌倉円觉寺有名的易学大师快元出任校长,使足利学校很快就成为全日本的易学中心。除此以外,上杉宪实还拨田捐书,制定学规三条等等。据说当年足利学校极盛时期,来自日本的莘莘学子曾达三千余人。他们在这里除了研读儒学的《四书》、《五经》以及《老子》、《列子》、《史记》、《文选》之外,还研读中国的兵法、医学、卜筮﹑天文学等典籍。

就是这个“宥座之器”让孔佩群懂得了什么是中庸之道

文/赵海成  图/孔佩群﹑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