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关于岩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UURR项目

2012年03月28日 文化交流

1.关于UURR计划

岩手大学是位于日本东北部岩手县,拥有4个院系6所研究生院的中等规模的地方国立大学。该大学拥有5,200名本科学生,800名研究生,700名教职工,校园坐落在县厅所在地——有30万人口的盛冈市,位于离市中心很近的上田地区。它是岩手县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唯一拥有理工学院的大学。在岩手大学,很早以前就以工学部为中心,积极进行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联合活动,这样的历史长达20年之余。

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开展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联合的国际化活动也成了必然的趋势。另外,虽然是将承担地方教育・研究活动作为本校工作的中坚力量,但是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以及为促成地域国际化做贡献也是本校工作的使命之一。因此岩手大学,大约从2002年开始,以大学为对外交流窗口,着手开展了由地方自治体和地方企业共同规划的新型国际交流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成长日益迅猛的中国,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联合这一组织形式为推动经济发展担负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日本产业界通过展望未来市场,以中国为对外交流对象,以向该国出口技术和资本为开端,开展新型的国际交流事业“UURR(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 Region and Region =大学、大学及地域、地域的合作事业)项目”。

几经试行和摸索,在开展和中国的UURR项目时,岩手大学自身也是颇为慎重,首先确定在中国的合作区域,确定的标准是要求区域自治体和企业是否具有最高的合作可能性;还要判定和所选定的地域的UURR的联合必须能稳步前进,实际成果也必须逐步提升。最终选择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合作伙伴,促成岩手地区和大连地区的区域交流,以此展开两区域间的UURR项目。

 2. 设立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技术转移中心机构的过程

大连理工大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国政府直属的重点大学之一。从1980年开始,在铸造专业领域,岩手大学工学部的堀江皓教授(现特邀教授)同大连理工大学的金俊泽教授,一直保持着研究交流。2003年3月,大连理工大学铸造技术研究中心和本校的地域共同研究中心(现为地域联合推动中心),缔结了学术交流协议。两所大学的交流可谓源远流长。

2004年8月以堀江皓教授为代表的岩手大学UURR项目小组到大连理工大学访问,向当时的林安西校党委书记说明了UURR项目的相关情况。同年11月大连理工大学的林党委书记,金俊泽教授等人到岩手大学访问,和当时的平山健一校长针对两个大学之间的技术交流,研究人员的交流等相关方面进行了意见交换,2005年5月岩手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缔结了国际学术交流协议。

在签订协议之际也进行了意见交换,意见中不仅提到目前两校间的教师交流,学生交流计划,也针对如何让UURR项目发展下去进行提议。同年10月,针对两校间因合作而产生的技术转移方法这一问题,大连理工大学的郭东明副校长,金俊泽教授,李俊杰科学技术处长(现为校长助理)等一行来到岩手大学与堀江皓教授为代表的本校UURR项目小组对此问题达成了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设立两所大学共有的“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机构”,针对如何进行市场活动和研究学者交流发表提案。12月,笔者和对马正秋—岩手大学技术转移负责人(现为教授)等人,访问大连理工大学,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活动内容和经费负担等问题进行了协商。进而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06年3月,堀江教授,笔者等人访问大连理工大学,进行最终协商,2006年4月1日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设置了“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国际联合・技术转移中心”。

2006年5月25日,正值大连举办槐花节,在这座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的城市,双方针对中心的设置和运营的协定问题,大连理工大学的林安西校党委书记和岩手大学的平山健一校长签署相关协议。此外,由于上一年在大连开设了经济事务所,而且大连与宫城县将要举办产业交流会,所以有幸邀请岩手县知事增田宽也(当时的前总务大臣)莅临现场,从而使协议签署场面成为具有UURR风格的签约仪式。

 3.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国际联合与技术转移中心的筹备工作

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国际联合与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称为“技术转移中心”)是依据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校内组织而成立的。技术转移中心在大连理工大学的郭东明副校长(科学技术研究主管)和岩手大学的齐藤德美理事(总务、地域联合担当)以及副校长的共同统筹领导下,由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长李俊杰教授(现为校长助理)兼任中心负责人,并配备两名专职人员,除此之外还承蒙大连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的全面支持。

另外,因为技术转移中心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内设置,在岩手大学内也成立了与此相对应的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由担任地方联合,国际联合的教员构成,成立了横向组织机构,即“岩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联合・技术转移室”。这个工作室是以地域联合,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联合为主推进地域联合,在此工作的笔者为室长,供职于国际交流中心工作,并主要负责国际企划工作的早川智津子副教授就任副室长。

在技术转移中心的设置・运营的相关协定中,3年作为起始设立期间,那之后每1年更新一次,到现在为止,该中心机构设置将要迈入第四个年头了。

协议书中记载的中心业务如下,具体是指制作有详细目标数值总汇的年度活动计划书,为了实现这个计划所必要的经费由两所大学平均分担。

①  两所大学的教育、研究成果,以日本岩手县以及中国人民共和国大连市为中心,分别向两国的各地企业进行技术转移。

②  通过两所大学的联合来推进国际共同研究项目。

③  推进两所大学研究人员的交流。

④  由两所大学的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进行企业视察。

⑤  推进两所大学的学生互换留学,实习等工作。

⑥  发挥本机构的媒介作用,调动两国各地企业间联合

⑦  其它,两所大学联合开展有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联合的事业。

 【第一年度(2006年度事业内容)

第一年(2006年)参加了中国国内各地的举行7次大规模的商谈会,对大连理工大学和岩手大学的技术新成果动向进行了宣传。特别是9月在深圳举行的中国最大规模的展览会“中国国际高科技成果交易会”,笔者也参加了此次展览会,借用了大连理工大学的部分展位,对本校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在推进研究人员交流,共同研究事业方面,10月本校农业系的寿松木章教授对蓝莓栽培技术进行了技术交流,11月工学系的千叶则茂教授针对CG领域的技术转移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关于蓝莓技术,大连理工大学和岩手大学携手应征大连市政府的研究项目,并被采用,此举也关系到国际共同研究事业。另外,在10月,岩手大学迎来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访问团一行,访问团对本校的金属模具,铸造中心,岩手县工业技术中心进行访问考察。

3月,得到了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LL(Local to Local)事业支援,以铸造,金属模具,IT领域的产业交流为目的,成功派遣了首批大连访问团。另外,也开始展开了学生交流工作,同时,将本校的两名金属模具,铸造专业的学生并入3月的大连访问团,在大连理工大学进行短期的交流学习。

 4.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支援

着手成立技术转移中心时,初期大连理工大学和岩手大学的研究人员努力建立网络信息交流系统,设想的战略方针是以网络作为媒介促成企业间联合。但是,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盛冈贸易信息中心(JETRO盛冈)时任所长柳川仁,全力以赴此项工作项目,2006年12月灵活运用JETRO的支援菜单即倡导展开产业交流,随着支援计划的迅速展开,一鼓作气使计划谋求落实,产业交流的初期规划方案有所改观。

由于LL(Local to Local:地域间产业交流)事业」的目标是通过与海内外产业交流来创造出新产业,所以JETRO盛冈的最初的提案是,应征对LL规划的事先考察案,非常幸运的是第2年2月提案通过,从2007年2月中旬到3月末为止的一个半月的实施期间,使此提案变成事业。作为通过JETRO审核时的要件,从产业界的参与开始,而且征集地域的制造型企业,组织了“岩手UURR制造产业联合推进协议会”(会长:大野真男 岩手大学副校长),事务局设在岩手大学,通过一些列活动来开展工作。

3月来自金属模具,铸造,IT领域的研究者,以及企业的16名人员组成了大连访问团,在大连理工大学首次举办了“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会”,除此之外,分成课题小组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也实施了对大连市内企业的访问调查。

2007年度,JETRO的“地域间交流支援事业”是技术交流・集体交流的特殊化工作项目,是LL规划项目的后继事业,踊跃向其应征。最终,成为东北・北海道地区唯一通过的案子,加速了产业交流。这个事业,虽然每年对它评价,但是最多可以得到3年的支援,今年2009年是能够得到援助的最终年度。

 5.迄今为止的实际成绩

迄今为止的前后大约4年的活动中,幸运的是在下列领域中取得了若干成果。

 【中日企业学校联合】

○   铸造领域的合作

关于岩手大学工学部的堀江皓教授的《有关片状黑铅铸造的高强度化技术》,由小林良纪-RIT事业协调人的推动,引起了中国的大连四达铸造有限公司(刘宏伟总经理)的关注, 并在2008年3月,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在内的3家团体签订了保密合约,进行技术演示・指导工作,同年11月签订了技术转移合同。

○   在IT领域的合作

2008年11月,岩手大学工学部的千叶则茂教授的IT技术——有关自然现象的实时动画技术,与此技术相关,岩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大连泰康科技有限公司(戴维董事长)3方签订共同开发的保密协议。在此之后岩手大学与大连泰康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共同研究协议,2009年4月起开始共同研究,另外,该公司的两名公司职员被派到岩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相关技术,进行实践研究。

此外,在岩手大学里培育设施中有开发据点的株式会社going.com(总公司在东京,董事长威本垰孝佳)积极参与到JETRO-RIT事业的大连使团等活动中,在大连理工软件学院找到了自己公司研发课题的解决方案,2009年5月岩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株式会社going.com以及大连泰康科技有限公司的4方达成了共同开发的协议,与大连康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委托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进行新的数据库的开发。      

 【中日企业间合作】

○   铸造领域的合作

    在岩手大学的堀江教授长年指导之下的,岩手县奥州市株式会社水泽铸工所(及川寿明董事长),经堀江教授的介绍,与新进行技术转移的大连四达铸造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互访工作,以及互派员工学习交流,通过一些系列的活动,旨在加强两家公司的合作以及中日事业的开展,

2008年3月签订了相互友好合作协议。

 ○   IT领域的合作

为了在中国开展新的商业契机,株式会社going.com与大连泰康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并于2009年5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共同成立了图像处理的公司。

 【中日大学间合作】

○   农业领域的合作

    岩手大学农业部的寿松木章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生命科学院的栾雨时教授共同申报的“蓝莓的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提案,2007年6月,大连市政府(大连市外国专家局)予以通过。

○   工学领域的合作

    在工学领域,不仅是金属模具,铸造,IT方面,而且在电气化学,有机化学方面,也积极进行着研究人员的交流。

【中日学生交流】

   2007年3月岩手大学工学研究金属模具・铸造专业的两名学生到大连理工大学,同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的两名学生也到岩手大学进行访问,学生互换交流。

另外,2008年11月,岩手大学工学部与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签订互换学生的备忘录,决定从2009年4月开始,接受2名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生学习1年,2010年4月开始接收第二批的两名交换学生。

 6.课题及今后的努力

以岩手大学的堀江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的金教授的交流活动为开端,开展与大连理工大学的交流合作,从而使倍受大连理工大学和岩手县内的企业学校研究机关联合的有关人士的支持的UURR项目得以加强,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机关设立了“大连理工大学・岩手大学国际联合技术转移中心”,并得到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支持发展壮大起来。

    特别是,岩手大学在地方长期培养了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的关系网,并把它发挥到最大功能,使UURR项目开展起来。这一成果不仅有地方企业的支持,而且还获得了岩手县为首的县内自治体的理解和帮助,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精神食粮。伊藤彰北上市长参加了去年10月实施的RIT事业-大连金属模具访问团。除此之外,今年5月即将拜访的IT访问团谷藤裕明盛冈市长也有参加的打算。UURR项目作为中日桥梁,合作日益扩大。

像这样,以大学为主导的地域企业学校研究机构联合的国际交流,在全国尚属首例。在促进岩手和中国大连的的企校联合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应当构筑参与此项事业的研究者,企业,自治体建立WIN-WIN关系,这一点毋庸置疑,希望可以看到肩负时代使命的学生,以UURR项目为基石,在经济社会国际化中大放异彩,而也正是我们双方努力奋斗的宗旨。

 

小野寺 纯治

岩手大学地域联合推进中心的副中心负责人。岩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国际联合・技术转移室长 大学(东北大学理工部)毕业后,作为岩手县的职员,从事水资源,产业振兴,科技振兴,环境政策,情报政策等工作。

2003年4月开始在岩手大学担任教师,承担企业学校地域联合项目,亲自参与各种项目的企划,市镇村的联合工作。特别是作为UURR(University University & Region Region)项目推进与中国 大连理工大学联合事业的负责人,2006年7月就任岩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际联合技术转移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