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最重要的是学做人的道理(2)

2012年10月16日 人物往来

靠画画谋生,走遍全日本

因为我爱人在一部中日合拍的电影《樱》里当了主演,她受邀访问了日本的好几个城市,到处都受到热烈的欢迎,日本给她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这也促使她做出了赴日留学的决定。可是到日本之后她才发现她以个人留学来日和以中国电影代表团来日完全不是一回事。她以前当明星当惯了,现在让她去打工,她哪好意思。所以她就劝我也来日本。本来从没有想来日本的我,就这样不得已地踏上了这块土地。

在东京池袋一个咖啡厅里笔者采访了旅日油画家张强

我来了以后还算比较顺利。先为了找工作去了一家工厂。工厂老板问我会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不会,不过我可以卖力气。他说卖力气我们这里不用。他问我在中国时做什么。我说我在中国是画画的。他就让我给他当场画一个像。我提笔给他画了一个速写。他看了以后很惊讶,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画的这么像。他说,你有这个本事为什么要跑到这卖力气呢?他就带我去了他的一个朋友家。那朋友是一位政治家,他说,我给你介绍一位客人,你来为他画像。然后就介绍了一个运输公司的社长,谈了基本价格,又给我提供了一个住处。那年这个社长正好是社长俱乐部的会长,他们的会员中每个人都想让我画。一下我的工作就多了起来,每个月要画很多张。一张画10万日币,我的收入就很稳定了。

我陪爱人考日大时,顺便到日大美术系去问了一下老师,老师说,你为什么不报名呢?我说我不会日语。他说画画不用语言,有素描、有色彩这就是语言。他说我特别喜欢你们抗日时期的版画,我听不懂,他就给我写“抗日”,我觉得这位日本老师挺有意思的。竟然喜欢抗日版画,喜欢延安时期的那些第一代的版画家的东西。后来我了解到他参加过日本左派学生运动,思想很开明。他说,“你来吧,不用学语言。”就这样,我来日不到半年就进了日本大学艺术研究所。

大学研究所结业后,我用了三年半的时间走遍了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保守计算,这期间我画的画绝对不会低于六千张。我最多一天画了29张。那时候我靠画画一个星期挣50万到70万日元不是难事。

我除了画画,后来还开设了自己的油画教室,一个月一次或两次去教日本人画油画,学员数在十几个到二十人之间。我当场画一张给他们看,然后个别的给他们的画做一些讲解。我还在一个大学里教书。

登载东强(即张强)来日20周年纪念专辑的日本画廊通讯

 

图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