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最重要的是学做人的道理(3)

2012年10月16日 人物往来

要一点一滴学习人家的长处

我觉得我到日本来留学,比专业更重要的是学习了做人的道理。日本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往后退一步,看看会不会影响其他人。我们曾和NHK(日本国家电视台)一起拍一个电视剧,当时我们几个人都不懂日本的规矩,在走廊里站着聊天,边上走来一个日本女孩子,她就站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等着。我以为她是个中国人,站在那里听我们说话。其实不是,为什么呢?她就是想从走廊走过去,可是日本人绝对不会从你前面走,一定要从你后面走,她不能挡住你们两个人说话。但是我们没有给她这个机会,她就在那一直等着。好不容易我们移动了一下的时候,她赶紧从后面低着头钻了过去。后来知道她是田中裕子,日本的一个大牌明星。

我还有过一个经历,一位从静冈县来的老人给我打来电话,他说他在上野,想来我这里和我见个面,因为他看了我的肖像画展以后,对我很感兴趣。我就让他来了。看上去他是一个个子很小的普通老头,穿的也很普通,当时他还拿了两盒点心送给我。聊了聊,他告诉我他想学画。等到走的时候,他给我留了一张名片,我还没来及送他,他已经下楼去了。我拿他的名片一看,他是静冈县一个城市议会的议长。回想起刚才他给我鞠的九十度大躬,而我也没有把他当个什么人物。这件事给我刺激特别大。后来,还有一些跟我学画的日本人,其实他们在各方面都比我强的多,只在画画这一点上不如我,但见我时都非常尊敬,都是“老师老师”地叫着。这点特别让人感动。能把自己的其他东西舍掉,真心地在一点上虚心向人请教和学习,能学不到好东西吗?

乘日本的电车给我感受很深,比如说一个大公司的社长,他在单位里到哪别人都对他毕恭毕敬的,因为他在那里是一个特殊的人物。但是他在日本为了能准时出席或参加在各种场合的会议或活动,他都是要坐电车的。电车上没座位,他就得站着。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很小的事,其实提醒着他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个。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觉得非常重要。和普通人一样,在公共场合出现,对于有特殊地位的人其实很重要。不过普通人的生活,他怎么知道普通人需要什么?作为一个领导者长期脱离群众其实是很危险的。

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到日本来学什么,与其说来学什么具体的技术,倒不如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去向人家学习。日本做每一样东西都非常人性化,都是为了方便使用者而设计,而且做得精益求精。在日本修马路牙子的和做电视机壳的都是同样认真的态度,这能不把国家建设好吗?

我回中国时买了一本南怀瑾的书,我就读了起来。越读越觉得里面的中国传统思想和当今在日本看到的一些现象特别吻合,我感觉日本人把它们都活学活用了,而今天的中国人自己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懂。我们真是白活了!所以我从头开始要补习中国文化。我们现在在许多方面确实不如人家,不承认这一点是不行的。承认自己的无知,努力去学习,我们才能强大。

张强在向笔者介绍他的人物肖像作品

图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