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最重要的是学做人的道理(4)

2012年10月16日 人物往来

创作喜马拉雅系列和成立肖像博物馆

我有自己的一个创作目标,就是画喜马拉雅系列。为此我去西藏了十七八次。我做这样选择也是因为我受了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的影响,论绘画技巧,平山郁夫在日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他有其他日本画家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如果用一个比喻的话,其他画家画的是各种宝石,形状不同的宝石,而平山郁夫画的是质量最好的砖。宝石是一盘零散状,而砖是可以垒起来的,最后能盖成一座文化的大厦。平山郁夫画日本的风景,叫漫漫大和路,他把每一张小的东西贯穿在文化的一条线上。我觉得这个特别厉害。所以他就有别人没法动摇的东西。我画喜马拉雅系列就是受到了他的启发。

我听过平山郁夫的一次小范围的讲座,他到阿富汗喝奶茶,里面净是苍蝇,他要先吃好防止拉肚子的药再喝,如果不喝就会遭到当地人的反感。为了和他们拉近距离,他只有忍着喝下去。我觉得他的这种精神真了不起。我画这个喜马拉雅系列其实也不光是为了画,我也把这个过程当作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我还有一个在日本筹建肖像美术馆的计划,其动机其实很简单,我到日本来快30年了,阴错阳差的一直在画肖像。人总不可能面面俱到吧,如今我也到了一定年龄,感觉受到日本这么多年的关照,也应该为日本社会做一点贡献,留下一些东西。因此就想到了建立人物肖像馆。一方面是保留一些画得特别好的作品,另一方面是留下一些值得纪念的人物。这些人物实际上是我们人生的榜样,是我们的先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的人物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我觉得中日文化交流不是停留在口号上,不能只看眼前,而要从长久考虑。我常开玩笑说,对中日交流贡献最大的恐怕是王羲之,日本这么多的书法家都在模仿他的字。想必王羲之当年也没说过他要搞中日交流。建肖像博物馆亦是如此,也是着眼于未来之举。同时我也要让日本人觉得中国人是那种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去年的4月份,我的肖像美术馆的提案已经被日本内阁府批下来了。我想利用这些年在肖像画领域积累的一些人脉,好好的给肖像美术馆打一个基础,因为我哪怕到80岁还很健康,也不过还有20年的时间。我会把我的水平较高的作品放进去一些,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此吸引好的画家和好的作品过来。一旦代表日本的一流画家进来了,就会产生良性循环了。

肖像美术馆打算设在冈山县,地点是由当地政府提供,这也可以起到吸引游客来当地的作用。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也许3年就达到一定规模,有了一定的作品之后,我想办一个公开的展览,为肖像美术馆扩大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它。

喜马拉雅系列之一《巡礼》 张强(画)

图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