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友好人物传 第八回:中曾根康弘(3)

2012年09月20日 人物往来

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

1983年11月24日,与来日访问的胡总书记举行会谈后,中曾根首相出席记者招待会,就今后日中两国关系的展望说道,“日中两国超越体制的不同,面向21世纪,维持和发展牢固的和平友好关系,这不仅对两国自身,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也是至关紧要的”;“日中两国要充分考虑对方国家的国情,进一步促进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加强担负着未来的下一代青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日中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永葆长青,传承至21世纪以后的子子孙孙,我提议设立‘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暂名),胡总书记对我的这个想法原则上表示赞同”,会上发表了今后通过两国政府的协商成立该委员会的声明。(外交蓝皮书28号,471-472页)

第二年,即1984年3月,中曾根首相访中,与胡总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小平、赵紫阳总理举行会谈,达成了7年间对中提供4,700亿日元借款和成立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以下称21世纪委员会)的协议。

这个协议的背景,是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后,各领域交流活动蓬勃发展,两国首脑都考虑,为了日中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需要成立一个不是通过外交辞令而是可以敞开心扉进行交流的平台。

21世纪委员会的大多数成果中,日中青年交流中心的建设意义重大。该中心由日本政府提供无偿资金援助,同时也被指定为中国第7次5年计划重点项目。该项目1991年5月竣工,成为日中两国国民和青年交流的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11月9日上午,中曾根首相在人民大会堂拜见邓小平主任。 (中新社 提供)

 

青年是进步的原动力

1986年11月8日,在北京出席日中青年交流中心奠基仪式的中曾根首相说,“回想起来,2年前春天我访问贵国,与胡总书记阁下谈论日中友好合作关系的时候,我们一致认为日中两国以及日中关系的未来要靠两国的青年。这个构想,同样经过我访中时成立的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的讨论,于1984年秋提出具体建议,今天在这里举行了奠基仪式。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接着,中曾根首相又说:

“青年!青年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我也将怀有‘青年之心’,为促进日中友好关系和维护国际社会和平和繁荣这一伟大事业尽全部力量。青年!才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外交蓝皮书31号,374-375页)

文/峰三十四(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