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友好人物传 第三回:周恩来(1)

2012年08月16日 人物往来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此时此刻,人们很自然地会回忆起那些为发展中日关系而做了大量工作和不朽贡献的人们。中国的已故总理周恩来就是其中最让人怀念的人物之一。

周恩来为求早年学到过日本

周总理和日本的渊源要从他年轻时谈起。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他从天津南开学校一毕业,就在友人的帮助下踏上了赴日留学的征程。当时才19岁的周恩来本来是想去美国留学,但没能实现,他便转而想进一所日本大学。日本是亚洲地区唯一深受中国传统影响并已实现了西方式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当时许多中国的年轻人均把日本看成是变革的温床,在那里可以学到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周恩来也是抱着这种期待而留学日本的,行前他还写下了“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迈诗句。

1917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乘船抵达日本东京。到东京后,他每天去高等预备学校学习日文,并于次年3月和7月两次参加了东京高等师范的官费留学生招生考试,结果都落了榜。最终他也没能实现进入日本大学的愿望。

1919年春天,周恩来决定回中国,他希望加入自己的祖国已经开始的革命事业。在樱花第一次盛开的季节,他前往京都两个著名的公园,写下了“雨中岚山”等充满激情的非凡诗篇。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有识之士、部分日中友好团体发起筹建周恩来诗碑的倡议,以纪念他为中日友好事业呕心沥血的伟绩。诗碑在岚山建成后,他的夫人邓颖超还曾亲赴日本,为诗碑落成揭幕。

195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会见日本恢复日中、日苏邦交国民议会会长久原房之助(左5)一行。(中新社 提供)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