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把日本好的东西介绍到中国去——访日中学院专任讲师胡兴智(2)

2012年07月09日 人物往来

“日本人都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在学中文?”针对我提出的这个问题胡老师回答说:“我的学生中上了年级的偏多,他们的学习态度尤为认真。在中国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一般是在公园里打打太极拳、搞搞健身什么的,而到外面参加学习的人很少。日本人则不太一样,他们上了年纪更好学,许多人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学习中文的积极性特别高。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来上课,他带了一个旅行箱过来。我说,你是要去旅行吗?他说,不不,我从机场刚过来。他不回家就直接来了学校,为了赶这堂课。咱们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日本人是“活到老,学到死”。我就有一个学生,他得了癌症,可还坚持学,一直到他去世前不久他都来上课。日本人的学习热情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让我非常感动。这对我的教学也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性高,老师自然就会认真去教。

有的日本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我多。他们对中国的古典诗歌虽然是通过日语来理解,但理解得很深很透。尤其是女性的教养程度比较高,这些家庭主妇在学习时都很仔细,比如谈到长城的时候,她们就会把关于长城的一些资料,哪个年代修的,有什么特点等等都拿来给你。所以说,教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她们一起学习我感到挺有意思的。”

胡老师在给学生上中文课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学中文?

胡老师说:“我的学生中最小的是初中生,最大的有90多岁。他们学中文的目的也各一,有的学生想学好中文到中国去发展。比如有母子俩一起在日中学院学习的,妈妈和我的年龄差不多,五十几岁了。她后来到中国的大学当了日语教师。她把自己在这里学习到的一些东西运用在工作中。但像这种以到中国工作为目的而学中文的人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更多的是出于兴趣或者是很偶然的机会。有的是因为对中国的历史感兴趣,也有的是对中国大陆﹑台湾或香港的歌星感兴趣,还有的就是为了要去中国旅行。我在公开讲座的时候,约有一半的学生都是希望在去中国旅行时会说上一两句中文。我认为,为什么而学并不重要。很多事情都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做出选择的,但一旦选择了,就要把它做好,并作为自己的一个兴趣或爱好保持下去,这就成为一种必然。我的专业是生涯教育(成人教育),不管你在何时何地,你要一直学习。我有时候对学生说的比较极端,我说你学汉语,也许不一定要和中国人交谈。学了汉语以后,你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或者是通过学习汉语,能够去反思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我说,只要能把学习的过程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就好。倒不一定非要去做一个日中友好的使者。当然,从结果来说,能做一个日本民间交流的友好使者就更好了。”

 

图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