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访NHK国际频道华人导演钱行(1)

2012年04月28日 人物往来

走出佛门迈入传媒

熟悉日本主流传媒的人,都能经常听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他就是NHK国际台华人导演钱行。80年代末,钱行到日本自费勤工俭学时连一个日语字母都不会,和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经济上也十分窘迫,只能靠在餐厅洗碗打工勉强维持生计,支付在东京昂贵的生活开销。凭借他的聪明和勤奋,通过一年多的补习,他就直接考入了拥有150多年历史、素有“日本哈佛”之称的私立名牌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专业还是这所大学最著名的经济系。尽管如此,当他交纳完昂贵的学费之后才发现,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存款已经少到连租房子都不够了。

回忆当时的情形,钱行说:“为了能完成大学的四年学业,只能去找可以免费寄宿的地方,于是便买了一本介绍东京各大寺院的手册,终于在品川找到一家将近400年历史的禅宗古刹——东海寺。那里的方丈非常有爱心,帮助过很多贫困学生,我一去就腾出一间僧房给我免费住宿,但要求也非常严格。除了无需剃度出家之外,必须和方丈保持同步生活,早上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定要在5点准时起床修行。先是敲钟坐禅诵经冥想,然后是擦洗佛像、打扫殿堂、清理庭园及整理墓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天天如此。”

钱行认为这段清苦的佛门修炼对他日后的人生无形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至今仍铭记方丈所说的话:“看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独特的角度,不能随波逐流;待人接物最难得的是自己能主动退后一步,预留一个用来客观审视的时空。”

方丈的这番点拨不仅使钱行懂得了在竞争激烈的异国他乡应该如何求生存,更促使他不可仅仅满足于名牌大学的光环,而应该尽早把目光转向校门外的整个日本社会。到达日本后第三年的1992年,为了多找一份临时工作,大学二年级的钱行考入一家广播电台做起了兼职节目主持人。一个投宿佛门主攻经济专业的中国青年,从此便“无心插柳柳成荫”地开拓起他迄今为止奋斗了整整20年的日本主流传媒生涯。

那是一家唯一面向日本全国播出的商业短波电台。当时在日本正是国际化声浪最高的年代,因此独树一帜地开办了一档由外国人做主持人的日语节目,通过他们自己外出采访或邀请嘉宾对谈等形式,将外国人眼中的日本社会反馈给日本民众。出乎钱行的预料,通过层层选拔后他终于成为那家电台的第一位外籍主持人。而在日后长达三年的主播台上,凭借在寺庙中与方丈朝夕相处时锻炼出来的流利日语和独特洞察力,他把自己从日本社会中感悟到的千姿百态毫无保留地通过麦克风展现给日本听众。钱行尤其擅长挖掘的是描写战争与人性的题材,不刻意回避长期左右中日两国国民感情的历史敏感话题,创作的节目多次在日本广播电视界的全国专业评比中获得大奖。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由他主持并亲自采访的《8月15日的靖国神社》,摘取了“日本民间放送联盟最优秀广播报道节目奖”的桂冠。一个留学生业余主持人以外国人的视角创作出的作品,能在强手如林的日本全国专业评比中顺利过关斩将,从而脱颖而出问鼎最权威的大奖,实属史无前例。那一年,他刚刚升入大学三年级。

1992年成为电台首位外籍日语主持人的钱行(钱行 提供)

钱行获奖的事迹被日本各大报纸广泛报道,庆应义塾大学的校长特意将授予在校生的最高荣誉“塾长赏”颁发给他,以表彰他为提升母校的社会声望所做的突出贡献。但最终促使钱行立志成为一个职业媒体人的动机,并非这些接踵而来的赞美与光环,而是他希望再次挑战自我,在到达高峰后可以主动“归零”进而重新出发。

钱行说:“我希望大学毕业后也继续做媒体的初衷,就是想成为一个可以掌控全局的幕后英雄,而不是陶醉在台前聚光灯里的偶像。我认为一个真正的媒体人,必须台前台后都能得心应手才算完整,也才能在这个领域长期耕耘,所以我就想换一下跑道,报考电视台导演。那时商业电视台的招人期限全都过了,只有公共电视台NHK的报名截止日期最晚。我当时觉得NHK这个日本最大的电视台类似一个政府衙门,一定不会招收外籍人士成为正式员工的,但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人事部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他们说外国人可以参加正式职员的选拔考试,但必须使用和日本人一样的考题,而且根据同样的标准来决定录取与否。因为我想从零开始尝试,看自己适不适合做导演,所以在考试时完全没有提及自己上学做过主持人并获过奖的那段经历。那段经历虽然辉煌,但与是否适合做导演完全没有关系。做导演不仅要有严谨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还必须具备能够打动人心的感染力及表现力。我记得考试时最难的是论文写作环节,题目只有一个字《啊!》。接到这个命题后必须在一个小时内用日语完成一篇一千字以上的论文。这个字既可以表达惊喜,也可以是惊慌,还可以是惊叹,就看你怎么去发挥了。无论哪一层涵义,其实我一直都希望我的人生道路上能不断出现让我意想不到的惊讶。”

进入NHK后钱行马上就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惊讶。他得知自己是这个当时已拥有80年历史的世界顶级传媒有史以来接收的第一个中国籍大学毕业生。对于这一次的“无心插柳”,钱行一直倍加珍惜。

“我们的采访工作遍及世界各地,出差去国外时,中国护照的签证手续经常十分繁琐,很多关心我的同事因此劝我为了工作方便不妨换成日本护照,而且留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加入日本国籍的情况也非常普遍。但那时有一个日本同事对我说过的话让我一直难以忘怀。他说你看我们NHK有一万多名员工,你如果保留中国国籍,说明一万多名日本职员里有一个中国人导演,但你如果加入日本国籍,只能说一万多名日本员工中多了一个日本人而已。”

NHK不仅在日本全国各地拥有自己的分台,海外支局也遍布世界五大洲,同时由于它的公共媒体属性,NHK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公信力的报道机构之一。不更换国籍的决定丝毫没有妨碍钱行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在NHK导演岗位上辛勤耕耘了17年的他,一直活跃在国际报道第一线,负责面向全球直播的国际新闻频道以及大型纪录片的采访制作工作,并不断交出优异的成绩单。

他在2008年参加采访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激流中国 病人长龙――13亿人的医疗≫,聚焦中国医疗改革的历程,在播出后的一年中,连续五次在不同国家举办的国际电视节上获得金奖,创下了NHK同一节目获得国际金奖次数最多的纪录,中国一些大学传媒系的研究生还把这个节目选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不仅业务水平获得普遍认可,钱行朴实稳健的作风也深受日本同事的信任,曾被选为工会领导人,为了维护工会会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权益,带领工会干部定期与高层展开劳资谈判,从另一个角度深入体验到了日本社会的企业文化。

站在NHK总部大楼前的钱行(赵海成 摄影)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