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访NHK国际频道华人导演钱行(3)

2012年04月28日 人物往来

在竞争中享受和谐

问钱行欣赏日本社会的哪一方面,他沉思了片刻后说道:“在中国可以经常听到和谐社会这个词,而我觉得在日本就很容易找到社会和谐的感觉,因为日本人一直坚持的就是‘以和为贵’,但也不会因为讲求和谐就放弃竞争,日本反而是一个各种激烈竞争超乎寻常的国度。这看似是两个极端,但日本社会已经非常巧妙把二者融为一体。你如果想当一个弄潮儿,面前就一定会出现一个非常大的舞台供你去挑战;而当你身心疲惫,想给自己找一个宁静温馨的避风港时,你又能很快觅得这样一个隐秘空间。”

钱行的工作环境犹如一个全球信息的集散中心,24小时连轴运转365天马不停蹄。他不仅要定期值夜班,一旦有突发新闻还要马上奔赴现场,采播完以后马上又会有下一个专题在等待着。长年如此争分夺秒般的职场生活,也会经常令他感到力不从心。

钱行与中央电视台白岩松交流采访心得(钱行 提供)

“有时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一个新闻人,而是一个新闻机器人。对此我本来是很抗拒的,非常不愿意自己将来变成那样。因为如果长时间轮番运转地工作,不仅会让自己的视野变得越来越窄,同时很多创作灵感也会随之消失。但让我欣慰的是,在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会,因为工作可以经常接触到来自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国不同领域的文化人士,通过和他们的长期交往,不仅可以汲取很多创作上的养分,而且还能结下一种虽然淡薄但却致远的友情,这样的文化交流已成为我的心灵加油站。”

最让钱行体会到“患难见真情”的时刻,也正是去年的3.11日本大地震。当时打往日本的电话线路已经变得十分不顺畅,他还先后接到了吴宇森、姜昆、白岩松及李玉刚等众多国内文化界好友打来的慰问电话。由于大家知道他要坚守工作岗位而不能像其他同胞那样远离日本,所以有人担心他的安全,也有人担心他继续留在日本是否会变得孤立无援。

“其实平时我就很愿意接受孤独,至少是独处,所以我喜欢一个人回到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环境中去释放自己,比如登山滑雪或远足,有时也回到我原来住过的庙里思考一下人生的真谛。日本的寺庙不同于中国,几乎没有过度的装潢,也没有吵人的喧嚣,有的多是表现日本独特文化意境的‘枯山水’庭院。我以前住在庙里时每天都必须去整理‘枯山水’,当时不知道它的真正寓意所在。8年前一个和我住过上下铺的同事,在伊拉克采访途中被当地武装势力残忍杀害。他出发前我们还一起喝过酒为他送行,没想到不久后就在新闻中得知他遇害,而且还是我自己新闻值班那一天。那件事给我的打击非常大,于是回到庙里静静地坐在‘枯山水’前,感叹生命的无常、世间的无情和自己的无力,各种滋味一下涌上心头。再看眼前的‘枯山水’,庭院当中摆放着几块大岩石,四周的小石粒一圈一圈地围绕着那几块岩石扩散开来,岩石似乎是几个孤岛,一圈一圈的小石粒展现出的是被微风吹起的层层波浪。虽然全是静止的石头,但那动静结合的时空,能使你强烈感受到生命的起伏。生命其实一直游走于能让我们的心灵有所感悟有所碰撞的每一个时空。所以我常想,我虽然从佛门走向日本社会并投身到竞争激烈的传媒世界,但我的心灵依托似乎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禅宗净土。”

钱行在演播间内与主持人进行直播前最后确认(赵海成 摄影)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