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人物采访系列之三

2012年04月13日 人物往来

音乐结良缘(5)

 不忘历史,加强了解,展望明天

去年3月11日东日本发生大地震,我是前一天的10日到的东京。我坚持到20号,然后按原定计划赶回中国国内演出。那个时候,可以说我跟日本人民共命运了一次。回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在福建大剧院举行音乐会的全部收入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给了日本灾民。

去年我在日本也有一场音乐会,很多观众离开时是掉着眼泪走的。因为我在开场的时候拉了一个《爱的问候》。我说:“3.11地震,大家受苦了。”最后我返场的时候,我说:“希望大家能在很肃穆的音乐声中,我们为在地震中去世的人,为他们的在天之灵的平安祈祷。”我拉了一个《圣母颂》,我拉的时候自己也很感动,特别的虔诚。当时是一个很浓的宗教氛围。好多人在音乐中,一边听一边掉眼泪。音乐会结束时人们都是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走出剧场的。我当时想起了诗人海涅的话“当语言终止的时候,音乐就开始了。”

已经70岁的盛中国先生依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赵海成 摄影)

濑田裕子女士在此也讲了一段令人感动的经历:几年前,我们在中国的一个城市举办音乐会,就在音乐会举行之前,那里爆发了反日游行,不得已,只好我丈夫一个人前往演出现场,而我则待在附近的饭店里不出去。主办方也担心出事而认为这样做比较好。我丈夫到达演出现场,站到舞台上,面对所有的观众说道:“本来今天在这个会场应该有一位日本女性和我一起演奏,但因为受外面游行的影响她现在没能在这里,在场的各位如果还希望她来这个舞台的话就请鼓一下掌”。还待在饭店的我接到请马上来的电话,我赶紧乘车前往,一走进剧场的大门,迎接我是雷霆般的掌声。观众们用掌声回应了他的话,那掌声一直持续到我走上舞台……

3.11东日本大地震以后,在中国网上也出现了一些很狭隘的东西,有些人甚至幸灾乐祸。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这些是采取非常批判的态度。中国当时派出了救援的队伍,并送去了救灾物资。不管怎么说,在大灾大难面前,能看出来中日两国人民还是友好的。

中国应该非常重视和日本的关系,中日两国关系好就会双赢。误会太多并得不到解决,对双方都不利。日本有很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很丰富的管理经验,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中国和日本合作的话,力量会很大。所以我觉得当务之急最需要的就是让两国人民了解当下两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绝不可以停留在战争年代,不然误会就会更深。

我的弟弟前段时间到日本旅游,他就感触很深的说:“看来中日两国的误会是太深了”,其实他们来了之后对日本的印象都非常好。对日本人民的那种讲礼貌,比较能够自律以及城市的管理,方便的服务等等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觉得如果能够通过媒体或者电影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多介绍一点今天的日本。拿我来说,我的音乐里永远会有日本的乐曲。我在日本录了唱片,里面有11首日本曲子,10首中国曲子。日本曲子包括《樱花》等,很多都是我自己改编的。我想通过我的音乐,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好。在不忘过去那段历史的同时,加强相互了解,展望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此次采访结束之前,濑田裕子女士再一次表达了她的心愿:我现在虽然常离开日本,大部分时间在中国,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因为我随处能感受到中国人民宽阔的胸怀和温暖的心。我也希望更多的中国朋友到日本来看看,传到日本的中国文化在日本正得到发扬光大。我想说,日中两国本来就很近而不是隔得很远。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