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人物采访系列之二

2012年03月24日 人物往来

访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原驻日首席记者孙东民先生(3)

 ――您如何看40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

 40年过去了,在中日关系的发展变化中掺杂了很多政治的、现实的、历史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起作用,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在建交初期,都说是干杯的时代。那时候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都是很客气的,说话很照顾对方。当时来的日本人,大部分都是对中国很友好的。那时候中国人都说,我们都建交了,还说过去的事干嘛,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那也是中央当时的口径。

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生变化也是因为中国和日本在国际地位上发生了改变。这里包括经济因素,中日刚建交的时候中国GDP是10亿美元,现在4,000亿了。那时没法和现在比了。到了1980年代,就开始出现钓鱼岛问题。1985年中曾根参拜靖国神社,使历史问题又闹了出来,中国人不高兴了。中曾根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了,后来他又拼命地加强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信赖关系,扩大人民之间的交流,促成日本青年访华,援建友好中心,积极创立二十一世纪委员会。这些行动使中日关系的发展更加深入了。到了1989年,因为中国六四的原因,又是一个低潮。由于中国社会制度的不同,带来了中国和日本价值观的不同。

1984年与中曾根前首相在一起

到了1992年,日本天皇访华,中日关系又开始改善。可以说,1992~93年中日关系在官方层面上来讲是最好的时期。后来到了1994年,中国核试验,日本人又折腾这事。之后,1999~2000年,关于历史问题以及教科书问题又造成了双方的不和。

但总体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应该说比建交的时候要深入得多了。建交本身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了莫大的利益和好处,并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从国际上来讲,保持了东亚地区几十年的和平。在经济上,中国经济的发展给双方也都带来了利益。

中日建交40周年,从大的方面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有潜在的历史问题搅在一起,我觉得40年来,仍然存在着两国如何建立互信的问题。我在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的时候曾多次主张,中日之间要提战略互惠,战略互惠的前提是战略互信。战略互信不能总说好话,我觉得中国外交有时候好话说得太多。中国是考虑大局,有时也会顾及人民的情绪,实在不行了,就批判对方一顿。而日本人相对比较冷静,有问题就谈问题,坚持维护日本本国的利益。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