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一位活跃在日本的华人女记者(3)

2011年12月05日 人物往来

作为中国的电视记者,你如何看待日本社会及其电视报道?

“我觉得日本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国家,不管经济是不是低迷,它很多地方都已经走上了轨道,而且在这个国家生活感觉很稳定。这个国家很有秩序,在这生活很安心。

但日本社会也有它的问题,它还是有一些排外,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民主国家了,但是对外国人还是有偏见的。再就是物价很贵,节奏太快,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

在电视报道方面,我觉得与中国相比较,应该是着眼点不同,报道的风格也完全不一样。日本的记者分工很细。比如说首相官邸,他们都是每天有几个记者在那儿,谁专门跟官房长官,谁专门跟首相,这都是固定的。像我们人手少,而且是特派员,我们就会找当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去报道。所以我跟他们的工作内容可能不太一样。

在日本的媒体受日本记者俱乐部的限制太厉害了。特别是这次地震之后,比如核事故的报道,他们都显得非常的谨慎。当然,可能日本媒体与东京电力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不能不这样,尽管如此,我觉得日本记者报道的风格和欧美或者中国都不太一样。

我觉得媒体本身也有它的倾向性,比如说这次核事故之后,他们的倾向性非常明显,有比较反核的,也有比较拥核的。”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接受李淼采访

 

 你采访过哪些日本政要?对哪位印象最深刻?

 

“我采访过很多首相,比如说福田康夫,鸠山由纪夫,中曾根康泓,安倍晋三,其中前面三位都是专访。

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申请了一个外务省的奖学金,福田康夫的父亲福田鸠夫是这个奖学金的创立人,所以我留学生的时候就认识福田康夫。

在采访的政要中我对鸠山由纪夫印象很深,因为他说话特别坦率和直接。他下台之后我也采访过他,那个采访在日本国内好像反响也挺大的,因为他是第一次在媒体面前说的那么直接,批评菅直人的新外交政策,没有继承他提出的东亚共同体的构想,他觉得特别遗憾。

这个专访在凤凰台播出之后,日本的媒体也特别关注,都去凤凰买片子。我们领导高兴地说,“你还给我们创收了”。

311地震之后,当时的官房长官枝野幸男那么忙,每天有好多记者会,但他也接受了我的专访。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向海里投放了辐射水,中国对此很反感,那时候日本方面觉得需要通过一个中国的媒体表示一下道歉,所以枝野幸男接受了凤凰的采访。

现在的野田首相我还没有采访过,正在申请之中。他12月份要去中国,如果能在那之前采访到他就比较好。”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接受李淼采访

文/赵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