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大河通商法人代表董事 何军先生

2011年05月30日 人物往来

打破日本陈旧的商业习俗,确立新的商业模式

何军社长于1988年28岁的时候只身来到日本。

何 军“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外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从这时开始让人感觉到了外界的刺激。当时可能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考虑留学或者到海外做生意。”何社长如是说。“来到日本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自动售货机。在街上能够很容易地买到冷品热饮,让我感到与中国当时的生活环境大不相同。给日本带来如此富足生活的是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男人们。他们的工作给工业产品带来了附加价值,使得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我当时想如果我比周围的人更加努力的话,一定也能有所成就的。”

初到日本,何社长一句日语也不会说,甚至还做过体力活。他在一家专门向中国出口服装相关商品的商社工作一段时间后,于1997年9月成立了大河通商公司。何社长一年365天都在工作,一天也不休息,然而日本的商业习俗却成为他的绊脚石。

产品从制造现场到达顾客手中,要经过很多家商社或者批发店,中间的流通过程非常复杂,除此之外,重视过去交易业绩的“先例思想”非常严重,新公司要想参与进其中任何环节都是非常困难。

到宾馆推销本公司产品时,对方一定会问“你和哪里有业务往来?”之类的问题,何社长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然而他坚信如果能够和著名酒店签订合同的话,客户一定会大大增加。

“我从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流宾馆开始按顺序去谈,最初决定和我们合作的是重视成本的外资宾馆。以此业绩为武器,又开始同日本的老字号宾馆有了业务往来。如今,从东京都内的超高级酒店到地方上的商务酒店,我们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

大河通商最先是从销售中国产廉价拖鞋等酒店用品起家的,此后业务范围扩展到亚麻类、酒店客房用消耗品以及业务用地毯。

生在唐朝盛世1000年之后的繁荣中国

何社长为日本酒店业界带来了一股崭新的商业风俗,他现在着眼于整个亚洲市场,正在寻找新的商机。

何 军2004年与中国最大的地毯生产厂家海马集团公司合资成立“海马大河地毯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高级地毯,同时还承担了北京机场的地毯业务,如今大河通商40%的利润来自于中国市场。此外还与海马合作倾力展开投资业务。何社长说,将经济增长显著的中国市场与日本的技术力量融合,必会产生新的商机。

“以前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巨大差距左右着商业活动的成功与否,其中首先是产品的数量和信息。然而在产品和信息都非常丰富的今天,必须要考虑的就是什么能够赚钱。我认为那就是信用和价值观。正因为大河通商能够理解中国人和日本人双方的价值观,能够获得双方的信赖,所以才有生意可做。”

对于中国目前面临的空前繁荣局面,何社长说“自唐朝盛世以来已经时隔1000年”,他说自己“有幸生在这个时代的中国,要把机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

何 军(He Jun)1960生于北京市,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京人民公安大学6年。1988年来到日本,在一桥大学做旁听生。1991年进入从事中国贸易的“玖乐幸(Croco)企划”公司工作。1997年成立大河通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