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富士通在中国成立智能制造合资公司,年底在上海启动

2018年11月12日 经济交流
日本语

日本富士通公司正面向多个领域和地区开展IoT(物联网)业务,其中之一就是以中国智能制造市场为对象的工业IoT。2019年3月份,富士通的全资子公司富士通(中国)信息系统有限公司(FCH)与在中国开展电子零部件制造和ICT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上海仪电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INESA)合作,成立了“上海仪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INESA智能科技),将以上海周边地区为核心推进IoT业务,旨在成为上海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的标杆企业。近日,《电子元件产业新闻》采访了富士通亚洲区亚洲业务推进室第一亚洲业务推进部的胡斌。

胡斌

胡斌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富士通在中国的业务体制。

胡:在亚洲地区,我们在新加坡、中国、韩国和泰国等地开设了11个网点。其中在中国,自1974年建设中日海底电缆以来,我们已经开展了多项业务,包括导入计算机设备、成立子公司、成立关联公司和研发中心、举办相关论坛等。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数量合计达到38家,其中富士通直接投资的公司为12家,间接投资的为26家。另外,我们还在北京拥有研发中心,在上海和香港拥有ICT解决方案中心。FCH自1996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定位为中国的ICT相关业务的窗口,主要从事ICT设备和软件的进出口及销售等业务。富士通在中国的员工人数达到1.1万人。

记者:请您再介绍一下INESA智能科技公司。

胡:成立INESA智能科技公司的目的是,融合INESA拥有的关于制造现场的专业设备知识和富士通的IoT、大数据及AI等ICT技术,面向中国的智能制造领域提供IoT整体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优化客户的制造业务、提高工厂的效率以及降低成本。出资比例方面,FCH为49%,INESA为51%。资本金为3500万元。

成立这家公司的契机源于中国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十年行动纲领,计划融合ICT和制造业,由大量生产产品的“制造大国”向重视制造品质的“制造强国”转型。在这一背景下,上海市政府要求INESA引进最尖端的IoT,转型为ICT的综合供应商。不过,该公司在ICT领域的技术经验不足,因此寻求与其他公司合作。包括本公司在内,INESA与多家日本企业开展合作,不过这次选择了我们。

从2016年1月开始,INESA的集团企业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的彩色滤光片制造工厂通过引进本公司的传感器、网络、仪表板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实现了“制造可视化”,推进了INESA集团的智能化发展。

记者:请介绍一下业务的开展情况。

胡:除了上面提到的制造可视化之外,还向INESA集团的内部设施导入了自动仓库(WMS、LES)、设备运营管理(EAM)系统及制造执行系统(MES)等,用来实施验证和提高功能。另外,从2018年年底开始计划向外部客户推广。之后打算确立智能制造的行业标准,同时涉足智慧城市领域。

关于业务的推广地区,首先打算致力于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力争成为该区域的标杆企业。将来计划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中国全境。

供稿:《电子元件产业新闻》
采访人:东哲也
翻译编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