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的问题----戴维

笔者在日本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在中国度过的时光。尽管母语是汉语,但是每天的工作与生活用语当然是日语,有时也用日语说梦话。但是,与同僚派对、饮酒时,每到他们谈论起儿时的话题,笔者就一脸惘然。当对方发觉有点冷场,问为什么时,笔者只好如实相告:听不懂。这时轮到对方诧异:不会吧,戴君,很复杂的日文报告你都可以写,怎么会听不懂我们的交谈呢?笔者惟有苦笑。儿时的话题很难吗?有艰涩的生词吗?没有。假如逐字写出来,会是一首欢快的儿歌,但是,这首儿歌没有唱过,这本书没有读过,这个弹子游戏没有玩过,便不知所云。

反过来,在日本生活很久以后,偶尔回中国时,乡音亲切,每个字都真真地激活大脑皮层的记忆,但逐字解读时,仍不免困惑。因此,常呆头呆脑被亲戚朋友戏谑为外国人。

这种困惑从何而来呢?我想起以前和做中日贸易或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朋友的聊天。当问及跟中国人打交道时最困惑的是什么,得到的答复几乎异口同音:“没问题!”一语中的。“没问题”是中国人的口头禅,每次我托朋友或亲人办事时,得到的答复总是“没问题”。不管大事小事,回复得如此迅及,如此响亮,总让人倍受鼓舞,但又有点不放心甚至疑惑。尚未开始办的事,怎么会一口咬定“没问题”呢?

在中国出行,无论是坐飞机还是动车,购票都采用实名制,网上订购必须用手机验证。所以,每次回中国必须求人的一件事,就是让帮助购票。有一次,我托付外甥买一张动车票,查好了日期、车次,告诉了护照号码,反复叮嘱别出错。电话那头是一声响亮的“没问题”。不过买一张票而已,婆婆妈妈似乎太失礼。于是,我忍住再叮嘱下去。然而,当在北京西站换票时,票务员说护照号码有两位数似乎错位,这张票就这样作废了。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不管得到多少个“没问题”的回复,笔者都要仔细地索要订票回执,核对上边的个人信息,以消除“没问题”背后潜伏的大问题。

为什么同样的交流,在中国就不会出错呢?为什么都是最简单的寒暄语,笔者对日本朋友年轻时候的交谈,对中国同胞现在的用词,往往愕然呢?在我身上发生的认知误差,算不算异文化的碰撞呢?设想如果我一直生活在中国,会不会也一口一个“没问题”呢?

事实上(笔者突然醒悟),中国人说“没问题”,并非是说有没有“问题”,那只是一个寒暄语,是对你交代的事情一个明白无误的表达,相当于日语里的“知道了”。然而,离开了那个语言环境以后,文字作为交流的媒介,让人只注意文字(没问题)本身,而忘记了语境的含义。

中日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就是汉字子。汉字给交流带来便捷,但是也引起微妙的误解。丽泽大学外语学部教授三瀦正道先生说过:很多人都会将自己的文化作为基准去判断对方的行为,这就会引起误会。笔者想增加一点注释,那就是:即使是使用同样的汉字,中日交流时也应该用心去了解文字背后的语境,才可以消除误解,使交流更加顺畅。

17_0222_2.jpg

文・图 / 戴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