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古川聪结束宇宙空间站任务,谈及身体变化称“宇宙是衰老加速器”

2024年05月21日 海洋宇宙

在国际空间站(ISS)逗留6个月后返回地球的宇航员古川聪(60岁)在新闻发布会上回顾在空间站的日子时表示,“深刻感受到民间宇宙开发和国际月球探测准备工作正在取得进展”。作为一名医生,古川返回地球后在X(原推特)上详细记录了自己的身体变化,并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己身体的平衡机能、颈部、脊柱和髋关节的柔韧性都下降了,感觉身体就像是80岁的状态。切身感受到宇宙是身体机能衰老的加速器。”

title

古川在新闻发布会上。会议地点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图片截取自线上发布会)

古川于日本时间3月12日返回地球,并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约翰逊航天中心(位于德克萨斯州)进行适应重力的康复训练。4月24日,他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了新闻发布会。

此次是古川时隔12年第二次飞上太空,与上一次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宇宙飞船不同,此次他往返乘坐的是美国Space X公司的“天龙号”宇宙飞船。古川表示:“通过在日本实验舱‘希望’号上参与企业实验,民间企业在宇宙开发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令我印象深刻”。他还提到,通过水循环系统的验证等工作切身感受到了月球探测的进展。

古川称,ISS配备的减缓肌肉萎缩和骨量流失的运动器材是有效的。但他也详细描述了返回地球后身体出现的不适:“低头时感到恶心,没法穿袜子。支撑头部时后颈部的肌肉很痛且疲劳。坐在椅子上时屁股很痛。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这次明显感觉脊椎和髋关节比上次僵硬了。”据悉,经过持续的康复训练,其身体状况基本恢复到了飞行前的水平。

古川还解释了在无重力环境下体液大量转移到上半身导致的“体液转移”所带来的身体变化。此外,关于宇宙中特有的尿意和便意感受,他表示“在宇宙中没有像地面上那样在身体内部囤积的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通常已经比地球上囤积很多了。”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2022年11月承认,此前发布的在地面上模拟太空生活精神压力的研究中,多项数据存在造假和篡改等不当行为。受此影响,此次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古川强化了在ISS逗留期间的实验和验证工作。他表示:“我详细阅读了实验和验证的操作手册,充分掌握了整体情况,并进行了心理意象训练。遇到疑问时我会立即咨询地面管制人员,并进行双重检查。还通过摄像头请地面团队观看我(工作的)的操作。通过团队合作,我深刻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

古川于日本时间去年8月26日离开地球。在ISS驻留期间,他先后进行了新一代水循环系统的验证、研究在微重力下固体材料燃烧方式、验证拍摄机器人、探索细胞重力感知机制的实验、微重力下制造器官,以及释放超小型卫星等多项实验工作。他此次的太空飞行时长为199天,累计总飞行天数为366天,在日本宇航员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若田光一(60岁)的504天。

古川聪1964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拥有医学博士学位,曾经从事消化外科的临床及研究工作,1999年被选为宇航员候选人。在2011年的首次飞行中,他在ISS驻留了5个半月。返回地面后,他曾担任JAXA的宇宙医学生物学研究组组长等职,一直致力于推动宇宙医学的发展。

日本的油井龟美也(54岁)和大西卓哉(48岁)将分别于明年在ISS进行长期驻留。尽管尚未正式公布,但油井将有望搭乘美国波音公司的新型宇宙飞船“星际客机”的一号机首飞船。

title

2023年9月,古川先生在日本实验舱“希望号”内采集新一代水循环验证系统的水样(供图:JAXA、NASA)

【相关链接】
JAXA“古川聪
古川先生的X(原旧推特)账户
JAXA“有人宇宙技术部门
NASA“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英文)

原文:草下健夫、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日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