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JAMSTEC开发出甲烷排放量估算技术,考虑耕地和能源开采等不同排放源因素

2024年05月17日 能源环境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等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按照不同排放源来估算温室效应气体甲烷排放量的技术。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对1985年~2020年全球甲烷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来自耕地等的微生物排放量出现增加。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制定减少甲烷排放量的政策。

title

利用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Earth Simulator)”估算了来自不同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供图:海洋研究开发机构)

甲烷排放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区以及耕地。其温室效应效果高达二氧化碳的28倍。然而,此前很难掌握来自不同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

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都存在性质相似但质量略有差异的同位素。研究团队着眼于化石燃料和生物排放的甲烷中碳同位素的不同比例,根据观测数据和利用JAMSTEC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进行的模拟计算,开发出了能够分析来自不同排放源的甲烷排放量的方法。

利用该方法对全球的排放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990年代至2010年代,来自耕地和填海地微生物的排放量总计增加了4600万吨。另一方面,化石燃料开采产生的甲烷量自2000年以来基本保持不变。

此前人们认为,甲烷的排放量会随着美国页岩气开采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这项研究成果表明,为了减少甲烷排放,除了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外,制定耕地和填海地对策也至关重要。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高级研究员Patra Prabir K.表示:“希望这项成果能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

日文:《日本经济新闻》电子版、2024/4/30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论文信息】
杂志: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论文:Methane emissions decreased in fossil fuel exploitation and sustainably increased in microbial source sectors during 1990–2020
DOI:10.1038/s43247-024-0128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