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日本

通过中日交流,为科技作贡献的藤岛昭先生(下)

2011年03月29日 人物往来

为活跃日中科技交流做贡献

藤嶋先生于2008年就任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中心的第二代中心长。该中心本着通过中日两国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为两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贡献的目的开展活动,而藤嶋先生的就任进一步提高了在中国的知名度,扩展了活动范围。

该中心的特别研究员兼主审的单谷工学博士回顾说,“藤嶋教授在中国的确相当有名。不仅教授本人是工程院的院士,连他的学生里都有科学院的院士。要推进交流,收集信息必不可少。不过,只要一提藤嶋教授的名字,不管中国哪个研究机构的干部,都能轻松地联系上,从而收集到各种信息。真正体会到教授培养了无数的人才。”

因为从中国收集到高质量的信息,该中心在日本的声誉也随之提高了。据单先生介绍,按照藤嶋教授的指示而开始的对中国的科学园区、高科技园区的调查,以及对日本归国的中国留学生的追踪调查,都取得了中心设立以来最高的反响。另外,在选定由该中心主办的“日中大学展览会”的中方参展大学时,提出选择至今与日本的交流机会较少的地方大学的建议的也是藤嶋教授。单先生说,“藤嶋教授在中国家喻户晓,同时教授对中国也十分了解,这让我非常感动。”藤嶋先生说,“最近,中国有很多出色的大学培养着优秀的科研人员。比如吉林大学、厦门大学等。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点,我很想把他们介绍到日本。”

为下一代培养人才

作为东京理科大学的校长,正在准备开始以中国为中心的、整个亚洲的科技交流项目。“仅一所私立大学可能有难度,今后将和其他大学合作,继续努力。很想再次和`JST的优秀成员一起工作。”

藤嶋先生在大学里和年轻的科研人员们,在中心工作时和职员们,常常一起聚餐。他笑着说:“我喜欢和年轻人们说话。大家经常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手工包饺子宴会。在北京的高档饭店受请北京烤鸭虽然也十分美味,但我还是更喜欢学生们的饺子。”

据说在聚餐的酒席上,可以看到他激情谈论为了将来科学的发展,应该如何向青少年们传达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等等。最近,他正着手面向儿童的科学教育,去年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总成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出版了《太阳和光触媒的故事》一书。而在私人生活里,他又是一位对孙子和蔼可亲的爷爷。“带孙子一起去中国,让他在北京动物园抱抱大熊猫……当院士还真挺好的。”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完)

人物介绍

藤嶋昭(ふじしま・あきら)(Fujishima Akira)

1942年东京都出生。1967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大学院博士课程期间,发现了“光触媒”。1978年,成为该大学工学部助教,1986年起成为教授。2003年起就任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理事长,同时2008年起就任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综合研究中心中心长。2010年就任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荣获朝日奖、日本化学会奖、紫绸勋章、日本国际奖、日本学士院奖等多项奖章。2010年10月,被选为文化功劳者。